第171章:你们怎么来了(第2页)
“她的窗帘还是系成蝴蝶结,说等你们回来,看到蝴蝶结就知道是她。”
不戒和尚用龙鳞划开铁丝网,蓝光在夜里闪了一下,像颗流星划过,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
“我去送药,你放风。”他往袈裟里裹了些艾草,清香混着消毒水味,倒也不算难闻。
“这味儿能掩住龙息,那些病毒闻不着,就算贴脸过也发现不了。”
刚跳进院子,就看见只老狗摇着尾巴过来,是张奶奶养的大黄,去年还跟着他们去采药,现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肋骨根根分明,像排小栅栏。
“大黄!”苏老四摸了摸狗的头,它的耳朵上缺了块,是去年被疯狗咬的,现在还留着疤。
“张奶奶呢?”大黄突然往二楼跑,爪子在楼梯上打滑,发出“哒哒”的声响,像在带路,尾巴摇得更欢了,仿佛知道是熟人来了。
二楼的走廊里堆着些尸体袋,拉链没拉严,露出一双穿着红绣鞋的脚,是三楼李奶奶的,她总说要穿着这双鞋走,说是她结婚时穿的,有福气。
张奶奶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个没织完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条爬不动的蛇,毛线球滚在脚边,沾了些灰尘。
看见他们进来,她突然把毛衣往怀里藏,动作有些慌张,像个被抓住偷糖的孩子。
“这是给念慈织的,怕来不及……”话没说完就开始咳嗽,咳得浑身发抖,咳出的痰里带血,滴在毛衣上,像一朵开败的红梅,触目惊心。
苏老四赶紧喂她喝药,药汤里的龙息顺着她的喉咙往下走,像条温暖的小蛇,张奶奶的咳嗽突然停了,脸色也缓和了些。
“这药里有股桃花味,像你娘腌的咸菜,带着点甜。”
她往苏老四手里塞了个银镯子,镯子上刻着细小的花纹,是“长命百岁”四个字。
“这是我嫁妆,卖了能换点药,别让孩子们饿着,他们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镯子上的花纹被磨平了,像块没牙的嘴,却沉甸甸的,压得人手心发沉。
不戒和尚往每个房间送药,脚步放得很轻,怕惊扰了休息的老人。
他看见刘婶正趴在老伴的尸体上哭,肩膀一抽一抽的,像风中的落叶。
尸体袋的拉链只拉了一半,露出一张带着笑的脸,眼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桃花瓣,是去年春游时粘的。
“他说等疫情过了要去瑶池看桃花,说年轻时没陪我去过,老了要补上。”
刘婶往不戒和尚手里塞了张照片,照片有些褪色,是去年在公园拍的,老两口坐在桃花树下,笑得像个孩子,牙齿都快笑掉了。
“麻烦你们把这个带给张奶奶,她总说想看,说羡慕我们能一起看桃花。”
离开养老院时,天快亮了,东边的云彩被染成了血红色,像一块巨大的伤疤,在天边缓缓铺开。
苏老四往回走时,看见殡仪馆的车正在装尸体袋,袋子摞得像一座小山,压得车板咯吱作响。
有个袋子突然动了一下,露出一只抓着桃花枝的手,是张奶奶的,她总说桃花能辟邪,走的时候要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