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月下红绳(第2页)

那是常年握笔磨出的茧,修复古籍时连最细的金箔都能捏稳,“您下午在电话里说,有几张明代的《九成宫》拓片想让我看看……”

话没说完,目光忽然撞进一双带着惊惶的眼睛里——欧阳震华正举着烤鸡翅的手僵在半空。

金黄的油汁顺着鸡翅尖往下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出个小小的黄点,像不小心打翻的蜜。

其中一滴还顺着他的指尖流到手腕,沾湿了衬衫袖口,深色的污渍在月白布料上格外显眼。

“瞧瞧这缘分,说曹操曹操到。”黄雅欣放下钢笔,手腕轻转,玉镯在石桌面上划出半圈弧线,叮地撞在茶杯上,发出清脆的响。

“晓雅,我给你介绍下,这位是市委办公室的欧阳震华,咱们市连续三年的模范公务员,写得一手好字,尤其精通道教典籍。

上次整理道观的老档案,他光注脚就写了三大本,连省里的专家都夸细致。

老六,这就是市图书馆的刘晓雅,上次帮咱们修复妖兽图鉴的高人,那手金镶玉的修补功夫。

连省博物馆的老专家都竖大拇指,说她补的书页,连纸纹都能对上。”

欧阳震华猛地站起身,椅子腿在青石板上划出道刺耳的声响,像指甲刮过玻璃,惊得石桌下的蟋蟀都停了叫。

他慌忙用袖子去擦手上的油渍,却把更多的油星蹭在月白色的衬衫上,活像只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的笨企鹅。

胸前的污渍东一块西一块,看着格外滑稽。“刘……刘老师好,”

他舌头像是打了结,声音都带着颤,尾音还有点破音,“我叫欧阳震华,上次您修复的那部《云笈七签》,我借去看了三天,硬是没舍得还。

那装帧手艺,针脚比博物馆的还讲究,尤其是书脊的锁线,简直是艺术品,我特意数过,每厘米正好七针,不多不少,比机器打的还匀。”

刘晓雅忍不住笑出声,眼角弯成两弯新月,眼尾的细纹里都盛着笑意,像藏了两汪清泉。

“欧阳同志过奖了。”她声音里带着点书卷气的温软,像宣纸吸了墨,润得恰到好处。

“说起来,您夹在书里的那几张便签,对唐代符咒的注解倒是很独到,尤其是对‘六甲秘符’的断句,比清代的注本还精准,我特意抄了下来,时常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