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拔得头筹(第2页)
写诗,对一个工科女来说,是个世纪大难题。她读了十几年书,背过的古诗没有一千首,也有一百首了,真要比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她还能借两首耍下威风,可诗会要求以此情此景为题,还得脱颖而出,确实给她难住了。
眼看在座贵女纷纷‘交卷’,一个个志在必得的模样,宋令仪索性闭上眼,头脑暴风运转。
左边的贵女瞥了眼宋令仪面前原封不动的白纸,转头就与好姐妹开起了玩笑:“看来今日不仅拿彩头的人没有悬念,最后一名也没有悬念了。”
一群人窃笑着,就差把幸灾乐祸写脸上了。
又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隔壁亭台的文人墨客已写完诗,差小厮来取女眷们写的诗。
那名华服贵女看向迟迟未‘交卷’的宋令仪,急得像考场的监考官,“令仪,你可有头绪了?”
“杨姐姐可别催了,有时候越催,这脑子转得越慢。”说话的贵女带着几分嘲讽意味,惹得其他贵女也掩唇讥笑起来。
“二皇子那边怠慢不得,杨姐姐还是早些送去吧,反正谁能拿彩头,大家都心知肚明。”
华服贵女不欲与她们争论,正琢磨着要不要再等等时,便看见宋令仪动笔了,短短一会儿,一气呵成。
“写完了。”
宋令仪将‘答卷’往华服贵女跟前一递,而后回头看向那几个讥笑过她的贵女,“既然是呈给二皇子鉴赏的诗,自然得斟酌落笔。”
那几个贵女撇了撇嘴,没说话。
反正能拿到彩头的人,肯定是裴二郎,旁人不可能比过他,再怎么斟酌,也都是无用功罢了。
…
隔了约莫两刻钟,萧渡冷眼看着激烈商讨的文人墨客,明显等得不耐烦了。
直至第五杯酒下肚,‘哒’一声放下空酒杯,明明是很寻常的动作,动静也不大,可那细微动静犹如击在众人心上,亭台逐渐安静下来。
萧渡吸了口气,慢悠悠道:“还没选出来么?”
亭台内,只有他低沉阴寒的声音。
“选出来了。”
师兄抽出其中一张纸,恭恭敬敬在萧渡面前展开,“今日有二皇子设的彩头,大家作的诗都挺不错,所以才商讨了这么久。”
萧渡缓缓掀起眼帘,第一眼却不是品诗,而是看写诗的人是谁。
看清宣纸上的落款,他眉头一皱:“你确定这个人的诗,比裴二郎写得好?”
“呃……”师兄被问得噎住。
为免得罪二皇子,这群才子作诗都留了一手。魁首是谁,原是毋庸置疑的事,但女眷那边出了首诗,还挺不错,他便做主,将这首诗单拎了出来。
裴昭开口解围:“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鉴赏诗词歌赋,本就是很主观的一件事。各花入各眼,要从这么多诗里评出第一,实在很难。但这首诗,确有其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