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成亲

宣元帝赐婚陆裴两家的事在京都不胫而走,裴昭得知消息时,尚在觉水县讲学。

楚睿珩和连鹤火急火燎赶来告知他消息,一个连声恭喜,一个拧眉挑剔。裴昭被他们吵得耳朵嗡嗡的,好半晌才听明白是令仪去求陛下赐婚了。

“恭喜啊裴兄。”

楚睿珩笑容满面地拍了拍裴昭的肩膀,“还以为等我成了婚,你的婚事依旧没着落呢,没曾想宋姑娘这般主动,不知京都有多少贵女要心碎喽。”

“可表哥才貌双全,玉树临风,宋姑娘一介寄人篱下的孤女,怎能相配?”连鹤道。

在他心里,表哥乃是谪仙般的人物,唯有出身高贵,脱尘出俗的女子能与之相配,譬如长阳公主。

“连鹤。”

裴昭眼神沉冷,暗含警告,“这些话,以后休要再说了。”

“……”连鹤抿紧嘴唇。

得知赐婚的消息后,裴昭便结束了行程,提前返回京都。

日薄西山,坊间炊烟袅袅,暖橘色夕阳洒在青篷马车顶,车轱辘碾在青石板路上,最终停在晋国公府外。

门房进府通报,裴昭先去堂厅见了国公夫妇。赐婚圣旨一下,裴昭可就是国公的准外甥女婿了,国公夫妇见了他,态度比以往更亲切了。

堂厅茶香袅袅,三人聊得正欢。

倏然间,门外走廊传来一阵哒哒哒的急促脚步声,裴昭端着茶盏,缓缓偏头看向雕花格窗,少女的倩影映在窗户上,快速向门口挪动。

不多时,一袭韶粉色春衫的少女微喘着气站在门边,理了理裙衫,款步迈入堂厅。

国公夫妇知道这俩小辈有话要说,随便寻了个借口,把地儿腾给他们。

周遭安静。

求赐婚的事,宋令仪没与裴昭商量过,怕他会介意,藏在袖下的手不安绞动。

“鉴之哥哥不是在觉水县讲学么,怎么回来了?”

裴昭放下茶盏,温润眉眼笼着一层柔色,“听闻陛下要赐婚的事,就提前回来见你。”

“噢。”宋令仪垂着视线,紧张到前言不搭后语,“陛下要去瑶泉行宫了,那枚令牌还没用过,我也问过你愿不愿意娶我的……”

头顶倏而落下一抹温热。

裴昭抚了抚她的发顶,眼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惜,“我没有怪你的意思,只是婚姻大事,本该由我主动。你独自去求陛下赐婚,我会觉得亏欠了你。”

京都最爱传些捕风捉影的事,令仪去求陛下赐婚,难免会被人传闲话。

宋令仪双肩微松,后知后觉他在担心什么。

可她当下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前有狼后有虎,唯有赐婚是最稳妥的选择。

“我不觉亏欠就行了呗。”她弯眸浅笑,又说,“不过外祖母说我阿母的丧期未过,婚期最快也得定在明年年后了。”

裴昭嗓音温淡:“不急,婚事需要花时间筹备,三书六礼,四聘五金一样都不能少。”

宋令仪心头滚烫,耳尖微红。

二人在堂厅里又聊了一会儿,待裴昭从国公府告辞离开,坐上马车,宋令仪站在门庭处,望着天边遍布的红霞,绚烂旖旎,不禁开始期待婚期了。

兀自思忖间,忽见几名小厮从门里跑出来,要往街上去,宋令仪回神,问:“你们这火急火燎的是去哪儿啊?”

其中一个小厮顿步道:“回表姑娘话,小公爷几日没着家了,夫人担心得很,派我们去找人。”

原来是找小白脸啊,确实有好几天没见人了。

宋令仪努了努嘴,催促:“去吧,去吧,准是在金樽楼里醉生梦死呢,去了赶紧把人绑回来。”

趁着舅母在气头上,打一顿就老实了。

皇城。

负责御前奉茶差事的内侍端着托盘,躬身高举,碎步迈上二层阁楼。

晚霞漫天,身着一袭绛色五爪蟒袍的太子静立在栏杆边,眺望整座皇城,久久没有说话。

玄风接过内侍手里的托盘,提步走到萧明夷身边,心中揣摩上意,大胆进言:“殿下,赐婚圣旨还未下,您若是不想让陆裴两家定这门亲事,微臣可以替您……”

闻言,萧明夷侧头看过来,那双千尺寒潭般的幽深凤眸睇了他一眼,“多事。”

玄风低下头,拧眉沉思。

自打阿梨姑娘去求陛下赐婚之后,太子殿下的情绪一直不对劲,还以为太子殿下不想让陆裴两家定亲,难道是他想错了?

“天子赐的婚事,孤若是干涉了,文武百官该如何议论孤?”

萧渡逼宫谋反的事儿才过去不久,他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做出任何与圣意相悖的事。宋令仪不正是想到了这一点,才刻意当众求陛下赐婚的么。

“那殿下……就不管了?”

其实玄风想问的是,阿梨姑娘嫁给了裴昭,殿下该怎么办。两人在虎头寨也算有过一段,他看得出殿下对阿梨姑娘并非全无感情。

萧明夷抬起黑黝黝的眼,目光寒凉阴郁,“萍水相逢罢了,不值得孤挂心。”

次年,正月十八,宜婚嫁,宜出行。

天光微亮,张灯结彩的国公府就掌起灯火,忙碌起来。

国公府前院开了十几桌筵席,又在京都有名的醉仙楼里开了几十桌流水席。

及至黄昏,晚霞染着天边,披着凤冠霞帔的新嫁娘坐在软榻边,庭院和屋里围了一圈亲朋好友,正寒暄着,便听一道道难掩兴奋的说话声传入芝兰苑——

“新郎来了!”

本就热闹的国公府霎时沸腾起来。

宋令仪接过嬷嬷递来的团扇,深吸一口气,抬步迈出主屋,于堂厅拜别外祖母和国公夫妇,也见到了裴昭。

常年只着淡色衣袍的男人,今日一袭大红喜袍,腰系白玉带,丰神俊朗,眉眼含笑,一副风流倜傥的温润君子模样。

一起拜别陆家长辈后,裴昭朝身侧云鬟雾鬓、红妆明艳的新嫁娘递上红绸,“夫人,走吧。”

听到这个称呼,宋令仪面颊发烫,伸手接过递来的红绸。

在礼官祝祷声中,二人牵着红绸一起走出国公府。

红妆十里,仪仗绵延。

【明天开始更陆潜的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