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鸡毛换糖(第2页)

 “《义镇颁布小商品敲糖换什零售许可证》”

 朱厂长盯着这个标题,反反复复地端详,口中念念有词:“鸡毛换糖这事竟然还合法了?”

 鸡毛换糖,是从义镇蔓延开来的一大特色。

 由于义镇当地山多地少,人口稠密,农民仅仅靠种地难以生活。

 为了谋生,当地人用自家自制的红糖等物件,走上街去换取各家各户手中的鸡毛,借此获取微薄利润。\7^0\0′t?x,t/.`c/o?m′

 但是在当时,这种方式被视为资本主义的交易形式,遭到了严厉打击。

 而现在,时过境迁,在改革开放之后,鸡毛换糖的势头,如野火烧不尽一般席卷而来。

 甚至当地政府特地下达了意见,承认了鸡毛换糖的合法性。

 朱厂长隐约感到这事背后藏着一些东西,可他一时半会又没法指出来,只能把目光转向杜国强。

 “你想告诉我的就这事?可这又跟我做民品有什么关系?”

 杜国强淡淡一笑:“鸡毛换糖这事儿背后利好哪些人群?朱厂长知道吗?”

 朱厂长脱口而出:“跑江湖的!”

 杜国强点点头:“确实,尤其是这浙中那边的,那块人多地少,鸡毛换糖只是个开端。”

 “一旦这事合法,类似的私人营生路子会跟着冒出来,小家庭作坊式生产将会大量出现。”

 “到时候人家最先盯上的是哪块肥肉?总不能是导弹、核潜艇这种高精尖技术吧?”

 “自然是和您一样的打算,都想贪上这口人口红利,从锅碗瓢盆这类生活必需品开始生产。”

 朱厂长瞬间内心一颤。

 杜国强眼见朱厂长被自己说动,紧接道:“虽然您现在生产锅碗瓢盆,短时间内能见到收益,可时间一长,随着个体户大量入局,竞争愈发激烈,这路子迟早会被堵死。”

 朱厂长默不作声,若真如这少年所言,自己苦心经营的国营厂日后必被挤垮!

 杜国强目光锐利,语气加重:“您现在就是压错了宝!国家分给八零厂这么多技术设备,您却拿去做锅碗瓢盆,这不就是白白的资源浪费吗?”

 朱厂长沉默不语,从工服口袋里摸出一根卷烟,点燃后深吸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