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东子湖的秘密(第2页)

 “看来公主又给我们解决了一个难题。下面我还有个小问题,就是我们被一些小要饭的给缠住了。”刘耀祖又说。 

 原来,刘耀祖心善,看几个要饭的可怜,就收留他们在工地上吃饭,结果一下子来了十多个,弄得做饭的大叔首犯愁:给吧,人少还行,这一下子来了十多个;不给吧,瞅着他们又挺可怜的。\s.h′u?q·u?n′d_n¢s..^c,o·m- 

 “这个好办,让他们物尽其用就行。”苏雨荷说。 

 “有什么用啊?他们最大的九岁,最小的才六岁,一个个瘦得皮包骨,什么也干不了。”刘耀祖无奈地说。 

 “你只要给他们吃饱饭,有个活他们就能干。” 

 “什么活?”秦子墨和刘耀祖异口同声地问道。 

 “做信差啊。留在你身边,帮着通风报信,也可以把那边的消息给你带过来。有他们在工地上穿梭,远近的消息你就能都知道了。” 

 “哎呀,有这么大用处,你不早说!我有时候想下达命令,还苦于身边没人呢。”刘耀祖恍然大悟。 

 “等我回去,让家里的老嬷嬷做几个红袖标给他们带上,上面写上‘信差’,让他们在大坝上来回送信。你要是看到他们辛苦了一天,就给他们发个十文八文的,作为辛苦费。” 

 很快,工地的大坝上就出现了一群来回穿梭的小邮差,他们成了工地上指挥者的“腿”。除了传递信息,还能到各个区域端茶倒水。刘耀祖身边就留了一个六岁的小男孩,每天给他端茶倒水、传个口信。两年后工地完全竣工时,刘耀祖还带走了一部分孩子,作为他的家奴培养。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刘耀祖又提出,最近工地又来了一部分难民,想加入到工地干活。苏雨荷让他留下,说湖岸北坡有很多石块需要人搬上来,可以把这部分难民安置在那里搬石块。 

 “公主您有所不知,这些人骨瘦如柴,没什么力气,恐怕搬不动石块啊。”刘耀祖担忧地说。 

 “你可以这样:先收留他们,管饭,每天让他们搬几趟石头,报酬就是供饭吃。等他们吃几天饱饭,有力气了,多干活了,就可以给他们工钱。这叫按劳取酬——头几天干的活只够换饭吃,等有力气了,多干活就能开工资。如果有人想偷懒,那也只能混个饱饭,挣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