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恶毒公主绑定了真善美系统11(第2页)

“东巷张氏,还是荣禄伯府的奴婢,可惜不是家生子。”

林观复随手挑的几个挺有代表性,一旁的荣禄伯万万没想到这把火还烧到自己身上。

林观复突然轻笑出声,不客气地将卷宗砸到周御史身前,可惜进门前的暖炉被扣下了,只能说景和帝了解他女儿。

“卷宗很详细,周大人好手段。”她抚掌夸赞,“昨日要定本宫的罪还拿不出来,一夜之间竟然能查到这么多,不愧是御史台。”

御史台的人听着她阴阳怪气,心里都有些不舒服。

但御史台也并非和周御史拧成一股绳,东西也不是他们查出来的,自然没必要站出来和昭阳公主争辩。

林观复:“父皇,儿臣也有些东西想要抬上来给周御史检查检查。”

景和帝:“准。”

立刻有内监送上来一份乌木匣子,林观复打开后摊开手示意周御史检查:“周御史说本宫强抢民女,先不说里面的内情如何,看看这整整齐齐的身契。”

周御史没有去翻,他皱着眉:“想要人签下卖身契,难道是一件困难的事吗?”

“说得好!”林观复没有被质疑的愤怒,反而真心地夸赞,他指尖挑起一张,挑了挑眉,“正巧,本宫手里拿的就是那位夫君在户部当差的徐氏。官很小,入不了朝堂上诸位大人的眼,贪污了漕粮银赌钱,为了填补窟窿,已经挪用了妻子的嫁妆,赌徒穷途末路连妻子都典卖给赌场。这份契书有赌场和徐氏丈夫的签字按压,周御史要不要核查一二?”

周御史铁青着脸,接过后看了看:“就算徐氏之事公主情有可原,那其他人呢?”

林观复不紧不慢地将乌木匣子全部打落,零零散散地纸契飘落在地,站得近的王丞相脚边都沾上一张。

“李氏夫君早死,归家,被转卖给六十岁的老翁做妾。”林观复不轻不重刺了一句,“当然,在周御史眼里,女子出嫁从夫在家从父,父母之命不可违,不过是嫁给一个六十岁的老头而已,李氏就应该乖乖听话。像是荣禄伯上个月还纳了位美娇娘红袖添香,被赶出来的奴婢也是说勾引伯爷,想必荣禄伯能体谅这位老翁。”

脸黑的不只有周御史了,荣禄伯被挤兑得脸又红又青,原地摇晃了两下,好悬没被气晕过去,尤其是林观复眼里流露出来明晃晃的可惜,更是有一次打击。

林观复收敛脸上的情绪,表情冷若冰霜,不用看地上的纸契同样将这些女子的遭遇倒背如流。

“张氏,朔方军遗孀,丈夫三年前战死,只有同乡传来丈夫的死讯,抚恤银一文都没拿到。婆家想让她继嫁给小叔子,张氏不愿,便想着典卖。”

“李翠枝,父亲战死,母亲病故,家产被叔父侵占,想要告官无门可入,宗族劝她莫要胡闹,叔父将人锁在柴房准备将人卖到人牙手里。”

……

林观复每念一桩,朝廷便静一分,有些人的脸色便白一分。

周御史更是蹲下去捡起递上的纸契,林观复口齿伶俐、语气平静地将二十八名女子的遭遇全部说出来,低头看着周御史:“周御史可以慢慢核对,若是不信,也可以再发挥通天的本事再查一遍。”

兵部李侍郎忍不住站出来:“公主的话可能当真?抚恤银皆有记录,岂会”

“李大人。”林观复打断他,“朝廷抚恤银到底有没有落实,您和我在这大义凛然说些大家心知肚明的话演戏,何必呢?”

“还想着糊弄事呢,看不出来吗?本宫就是冲着你们来的。”

林观复直白撕破脸皮的话直接让一群习惯了打官腔的老狐狸懵了,还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想要呵斥,人家的亲爹正在最上面坐着呢。

很快,两个小太监适时地抬了个箱子上来。

“李大人既然不服气,那本宫就勉强讲一回道理。”林观复指着被打开的木箱子,里面都是文书和账本,“这是兵部近五年来边军粮草和抚恤发放的记录,不死心的话,可以亲自核对核对。”

兵部尚书不可置信地看着如此多的文书和账本,昭阳公主是怎么拿到这些东西的?

兵部再松懈,也不至于被人拿走如此多文书却毫无察觉,只有一种可能——兵部内部有昭阳公主的人。

本来老神在在的辅国公适时出列:“陛下,若是事情如殿下所言,老臣以为此事非同小可。为大晟保家卫国的将士阵亡,家眷竟然沦落至此,实在叫臣心痛!”

杨世羽也从后面站出来,铿锵的声音传到所有人耳朵里。

“陛下,边关将士若是知晓家眷如此,军心必乱。”

杨世羽上前,无视掉兵部几位官员要吃人的目光,沉声回禀:“陛下,臣了解到兵部李侍郎官家在钱庄有一笔巨大的私账。”

李侍郎猛地抬头,森冷的目光所过杨世羽,第一时间朝着景和帝求饶:“陛下,臣兵部知晓,这定然是他人构陷。”

林观复冷笑一声,“构陷?本宫构陷你吗?”

她的骄纵和轻视直接外露出来:“你算个什么东西?本宫若是要构陷,那也该朝着兵部尚书出手才符合身份,构陷你一个小小的侍郎,图你半辈子贪个钱都这么不小心露出马脚吗?”

兵部尚书:?

不是,公主这是说的什么话。

李侍郎差点被气死,林观复冷冷地扫过他:“眼珠子不想要了?”

李侍郎回过神来,垂下头不敢再看林观复。

安静了好一会儿的周御史突然起身高呼:“陛下,纵然有女子遭遇不幸,公主也不该擅自处置,理应交由京兆尹。”

林观复一脸“刚刚收拾兵部倒是忘记你了的”恍然,“擅自?周御史倒是会说话,本宫更想知道的是,御史台这一年大大小小弹劾了本宫多少次,怎么就没一个人发现这些冤情呢?”

“还是说,御史台的眼睛都盯在我这个唯一的公主身上呢,却忘记自己的本职呢?”

“也是,参一个没有权力的公主既有名声又不需要冒险,若是参同僚,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再扯出萝卜带出泥,搞不好官帽都要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