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八十年代哄骗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19(第2页)
反正家里都要买罐头,为什么不买一个味道好、有故事的呢?
孩子们都攀比着谁收集的更多,但因为只有五张,集齐的难度并不大,他们手里也没钱,只能央求着父母买,顺带着在大人里面刷了一波存在感。
再一次给供销社送货,苏科长没想到冰糖雪梨罐头居然成为供销社的热卖品,畅销度超乎人想象,不仅仅是单买,还有很多人拎着成箱的去送礼,林观复赠送的礼品袋也很有面子。
林观复则是趁着这趟进县城去了一趟省城,省报的人没想到居然有人来找他们登报。
“这不太合规矩吧?”
林观复现在是死缠烂打的厚脸皮心态,“但也没有人规定省报就不能打广告。再说啦,您放心,我们是规规矩矩的乡镇扶持企业,我本人也有执照挂靠在省大,绝对不会因为产品质量原因让省报名声受损。而且我们只登中缝,不要求什么大版面,能给我们留一个小角落就行。”
林观复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和送给报社的下午茶罐头,综素那是把方案谈成了。
每周两次的中缝广告,每次30块,连登一个月,直接全部预付清,总共240块。
这钱花的让跟着她的马昌都心疼了。
刻第一则广告见报那天,林观复等了几天才买到省报,黑白印刷的小方块毫不起眼,但木兰罐头长冰糖雪梨罐头确确实实登在上面。
效果立竿见影,县供销社门口排起长队都是要买梨花罐头的。
只有省城的人莫名其妙,这冰糖雪梨罐头广告都打到报纸上来了,怎么百货大楼买不到啊?
林观复:很抱歉,因为刚刚才把邻县的订单拿下来。
更妙的是,这次广告似乎给省报开启了新进账,陆陆续续出现其它企业的广告,据说广告费已经涨到了50元。
这一切都和林观复没有关系了。
她抽空回了一趟家,又是带着十多斤的肉,这次买的是她妈亲自挑的肥膘,虽然林观复看着油腻腻的,但架不住现在的人就好这一口。
林观复直接把大部分肉都拎到林大伯家,请家里人吃了一顿,还给大伯娘塞了伙食费。
林大伯还想要推辞,但架不住林观复嘴巴叭叭个不停。
“大伯您别说话,我爸在您家吃饭,辛苦的是大伯娘和大堂嫂,您讲兄弟情,但我不能真当没看见。我要是手头紧厚着脸皮就算了,但我手里不至于这都没有。您顾念兄弟情,我自然也要顾念父女情。”
主要是大伯娘做饭辛苦,虽然多一个人不是事,但谁家都辛苦,她可不想在这件事上落人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