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总督与督师(第2页)

 “即刻传旨下去,让魏渊速速来京面圣!”

 散朝之后,百官们议论的焦点无一不是新晋的凤阳总督魏渊。浙党的官员们一个个容光焕发,尽管曾贺平那个小小的插曲令浙党折损了些颜面。但魏渊无疑成了他们反败为胜的王牌所在,有了这个皇帝面前的新贵,浙党的这群官僚们相信扳倒周延儒的日子不远了。

 而此刻内阁首辅周延儒却好似没事儿人一般,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保持着宰辅的威严,踱步踩着汉白玉阶梯逐级而下。户部侍郎魏藻德见四下无人,便紧走几步来到了周延儒的跟前。

 “首辅大人留步,首辅大人留步啊!”

 周延儒的心情看起来不错,一见是魏藻德他笑着问道:

 “呵呵,原来是魏大人,找老夫何事啊?”

 魏藻德是崇祯十二年的状元,地地道道的东林党人。在“非我同类,便为仇敌”的政治环境下,东林党的首辅自然会搞出东林党的状元来。

 “哎呀我的首辅大人啊!这都什么时候啦?您还不着急呢?”

 “着急?魏大人为何事着急啊?”

 周延儒一幅不明所以的表情,微笑着反问着。

 魏藻德谨慎的瞧了瞧四周,正巧一名前殿的小太监在清扫汉白玉台阶。他便拉着周延儒多走了压低声音说:

 “魏渊的事啊,首辅大人您为何要推荐魏渊呢?您不知道吗?那小子可是杨嗣昌的人啊!”

 周延儒用手轻轻捋了捋浓密的胡须,以一种高深莫测的口气回答道:

 “这我当然知道。”

 “既然如此,那大人您为何还要推荐他呢?”

 “此言差矣,纵使老夫不推荐,圣上也定会重用此人的。老夫若是不推荐,魏渊如果被调往别处,那才是棋差一招呢。”

 “这...下官糊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藻德虽说是状元出身,但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周延儒面前,那就是生瓜蛋子一枚。

 “呵呵,我且问你。杨嗣昌是什么职务?”

 “东阁大学士兼中原九省的督师啊!”

 “那魏渊节制军务的江北与河南在不在中原九省的范围呢?”

 “这是自然,河南就不用说了,江北的南直隶与湖北部分都在中原九省范围之内。”

 “那你说这些地方是听杨督师的呢?还是听魏总督的呢?”

 “这...可是魏渊与那杨嗣昌不都是浙党的人吗?而且杨嗣昌又对魏渊有知遇之恩。”

 听了这话,周延儒很不屑的撇了撇嘴。

 “知遇之恩?呵呵,那魏渊取得亳州大捷的消息为何不通过杨嗣昌正大光明的上报圣上呢?绕过杨嗣昌,还是使用密疏。魏渊还真是在报杨嗣昌的知遇之恩啊。”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魏藻德要是还想不明白的话,那他这个状元也是太水了。

 “首辅大人的意思是挑拨那魏渊与杨嗣昌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为节制军务的权力而彻底翻脸,从而我们好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了。”

 “呵呵,用不着老夫挑拨。从魏渊这封密疏上报之日起,他跟杨嗣昌就已经彻底撕破脸了。以杨嗣昌睚眦必报,嫉贤妒能的性格,他必要致魏渊于死地方才罢休的。老夫所做之事,不过是替那魏渊纳个投名状,让他死心塌地的跟杨嗣昌斗到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