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皇家卫队(第2页)
魏渊言罢,在场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听完了这个疯狂的想法东暖阁内一片沉寂,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崇祯皇帝。
“你的意思是让那些藩王家的子弟来当兵?!”
面对一脸难以置信表情的崇祯,魏渊态度肯定的点了点头。这下轮到崇祯陷入沉默了,足足过了半晌这位帝王才小声喃喃自语道:
“可是太祖爷的《皇明祖训》里有明文规定,藩王们不能从政,不能从商的...”
魏渊见崇祯态度犹豫,便接着进言说:
“陛下,太祖爷起于草莽,以雷霆之势掌天下之权柄,观前朝之得失认为蒙元灭亡的原因就在于帝弱而臣强,皇家缺乏家族势力的辅助。因此太祖爷认为‘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藩者,藩篱;屏者,屏风。所谓藩屏,不正是太祖对后世子孙的一种期望与寄托吗?这些受封于帝国各地的皇子皇孙们正是皇家的藩篱,拱卫着我大明朝的长治久安。如今国家动荡,藩王们世受皇恩,天下都是朱家的,如此为难存亡之秋,作为太祖爷的子孙不是理应站出来尽一份力吗?”
“可、可这毕竟是祖宗之法啊!怎么能轻易变动呢?”
对于祖宗之法,崇祯历来是奉若金科玉律,不敢有丝毫违背的。魏渊从崇祯的话里听出了门道,他立刻就明白,崇祯皇帝打心底其实是很认可魏渊的观点的。只是碍于祖规祖训,不敢明说罢了。
“陛下,韩非子有言‘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嘉靖朝时曾对《宗藩条例》进行过修正,规定可以让藩王子弟参加科举考试,以俸禄来代替俸养,且根据年龄来限制俸养的金额。正是这一改变才使得随后的隆庆,万历年间,朝廷在藩王开支方面得以大大缩减,国库也日益充实,这才有了‘隆万中兴’的盛世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魏渊知道崇祯一心想要做个中兴之主,因此“中兴”这一目标对崇祯皇帝有着特殊的吸引了。听完魏渊的话,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暧昧起来。见崇祯并没有发对自己的观点,魏渊决定趁热打铁。刚刚说完了“理”,接下来魏渊准备说说“利”了。
“陛下,您可知如今我大明朝有多少龙子龙孙吗?”
“这个...朕不知。”
对于藩王这一块,崇祯一直以来都是恪守祖制,在加上自从他继位之处就被天下风起云涌的流寇搅的不得安宁,因此对于藩王的情况他知之甚少。
“据臣所知,我大明如今龙子龙孙的数量已经不下百万了。”
“什么?!竟有如此之多!”
“陛下如果不信,可以招礼部和宗人府的官员前来,一问便知。”
这个数据是魏渊在后世的史实资料中读到的,因此他这才敢当着崇祯的面言之凿凿。不一会儿,礼部负责藩王事宜的官员以及宗人府的官员通通被叫到了崇祯的面前。一经核示,登记在册的共有一百一十三万五千六百三十八人。
就在崇祯皇帝震惊之余,礼部的官员补充道:
“陛下,这些还只是登记在册的。”
“登记在册的?这么说还有没登记的了?”
“回陛下,正是。由于藩王后代们请爵,封赐都需要大量的钱财,近年来朝廷频繁用兵,财力已然是捉襟见肘了。因此礼部对藩王子孙的名分把关甚至严格,还有大多数新出生的宗室没有记录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