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隔河相望(第2页)
听完范文程的话,皇太极强压住心中的怒火,朝着面前义愤填膺的部下摆了摆手道:
“都退下!魏渊小儿这是在使用激将法。朕倒是要看看他还能刷出些什么鬼把戏来!”
对岸清军的骚动自然被魏渊都看在了眼中,他稍作停顿,接着高声说:
“听说女真是你们满族人的先祖,今日我就送一首《满江红》给你们!”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这首岳飞的满江红并没有转译为满语,北岸的明军一同吟诵,场面令人极为震撼。
皇太极已经接近暴怒的边缘,面对魏渊如此挑衅,他怒吼道:
“来啊,万箭齐发,给朕射死这个狂妄之徒!”
一声令下,河南岸的清军纷纷拉弓放箭,朝着对岸射去。可由于当下东北风风头正劲,再加上河岸过宽,箭雨虽猛,可却难以伤到魏渊分毫。
魏渊诵读完《满江红》之后正要离去,见清军箭如雨下,他又调转了马头,朝着清军方向又向前走了几步。取出马鞍之上挂着的宝雕弓,放在了手上。
魏渊尽管不善骑射,但随身也携带者弓箭。而且他这把还是特别定制的强弓,明代的弓按照拉力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40斤、50斤、60斤和70斤。
由于魏渊天生神力,他使用的这把弓箭,弓的拉力为上限120斤,可谓当时强弓的极限了。只见魏渊轻舒猿臂,两臂一较劲,拉开了这把强弓。他朝着皇太极的方向瞄了瞄,一箭射了出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支箭“嗖”的一声,借着风势直奔皇太极所站的位置而去。皇太极身旁的侍卫见状大惊!任谁都想不到明军之中竟然会有如此勇猛之人,隔着宽宽的河面,射出来的箭依旧如此有力。侍卫们赶紧提盾前去护卫,皇太极四周顿时乱做了一团。
这一箭稍稍射高了些,从皇太极的头顶上飞过,钉进了停放在一旁的轿子之上。随着一声惊呼,众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
看着魏渊驾马离去的背影,又回过头去看了看射在轿子上的那一箭,皇太极气的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魏渊回到城中立刻同洪承畴碰了头。
“皇太极这家伙果然了得,我轻骑而出,那么羞辱他,可这家伙始终没有派兵出战,仅仅是以弓箭还击。”
洪承畴捋了捋胡须,说:
“皇太极用兵一向如此,看来他是想把我们困死在这锦州城中。”
原来当皇太极刚刚抵达小凌河南岸时,明军便第一时间发现了这支满清大军。魏渊和洪承畴商量了一下,决定由他亲自出马,作为诱饵去会一会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