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江南税难(第2页)

 对于臣下之间突然的和睦,崇祯感觉有些奇怪。但想到钱谦益乃是江南文人的领袖,他若是肯为魏渊说话,那倒也事半功倍。而且调任南京户部尚书对于钱谦益如今的官职来说等于是降职,他既然肯如此付出,便成全之。

 “准奏!”

 魏渊可不相信钱谦益那骗人的鬼话,要让东林党替他说话,那除非这个东林党同魏藻德一样有把柄落到他魏渊手上了。

 商定完了此事,紧接着便是关于中原督师的人选了。丁启睿自从开封惨败之后便被崇祯免了职,同时临阵退兵的杨谷也受到了皇帝的训斥,但由于此时成都战事吃紧,还需要杨谷对付孙可望,崇祯无法做出更加严厉的惩处。

 最终,经过陈新甲与魏渊的保举,由如今在辽东辅助洪承畴的孙传庭来出任中原督师,而他麾下的两万皇家勇卫营则作为生力军随同入关。同时,朝廷撤销了经略使制度,原来的几位经略使仅仅保留总兵一职。通过杨谷退兵事件,崇祯已经意识到这些手握重兵武将的潜在威胁了。

 散朝之后,陈新家找个机会将魏渊拉到了无人处。

 “魏大人,你不该答应啊!”

 魏渊也想知道陈新家不让他接这项任务的原因。

 “哦?为何啊陈阁老?”

 “这江南的税可不好收啊!”

 接着陈新家说出了缘由。江南的税不好收,这还要从明代举人的特权说起。在明代,举人的特权体现在多方面,单就经济上而言,他们被免除了徭役和赋税。而江南之地多文人墨客,大批的田产被划到了文人或是在朝官吏的名下。导致官员地主这一类掌握大面积田地的人不需上交多少赋税,而穷苦百姓身上却压力重重。

 “可陛下让我做的这个江南税务总督,以征收商业税为主。这好像跟我没多大关系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哎呀,我的魏大人啊!这里面关系大了。江南土地多数在乡绅大户手中,百姓无地,只得行商或是去商家务工为生。行商不比种地,你去收他的银子,他便没了活路,于是便有了抗税一说。”

 随后陈新家举出了一系列数据,万历二十七年四月,临清市民一万余人抗税,他们揪打税使马堂,烧税署,活活打死三十七名税务人员。万历三十年,云南暴民抗税,把矿税太监杨荣丢入烈火中烧死,同时被杀的税务人员多达二百余人。

 发生如此多的恶性抗税事件,倒是令魏渊吃惊不小。

 “这么多人被杀,难道朝廷就不管吗?”

 “怎么管?朝堂的钦差刚刚到事发地,成千上万的百姓就来请愿沉冤。各地的清流名士也纷纷上书,弄到最后往往是抓几个首犯问斩,其它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而且...”

 陈新家压低了声音。

 “相似于军队制造士兵哗变以要胁长官,地方上也往往通过制造民变来要胁朝廷。东林党徒多出身江南之地,钱谦益又是江南文人魁首。他们如此安排,不知安的什么心思,魏大人此行需多加小心才是啊。”

 听完此话,魏渊沉默不语,他就知道魏藻德这群人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