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抵达京都(第3页)
清澈的河水穿城而过,两岸杨柳依依。
河滩上,是庶民的乐园。纳凉的市民铺着草席,吃着便当,孩童追逐嬉戏。
更有许多露天的茶摊、小吃摊,售卖着团子、鲷鱼烧、渍物等平民美食,烟火气十足。
几座雅致的料亭临水而建,隐约可见艺妓抱着三弦的身影和婉转的歌声飘出,那是公卿富商们的销金窟。
京都,这座“平安京”,既是日本精神的象征,神道教与佛教的圣地,也是财富、权力、艺术与欲望交织的熔炉。
表面的繁华与秩序之下,是幕府严密监控的阴影,是公卿贵族徒有其表的困窘,也是无数野心与算计悄然滋生的温床。
在松浦善卫门熟稔的引领下,商队避开喧闹的主干道,拐入一条相对清净、铺着青石板的后街小巷。
最终停在一家名为“藤屋”的旅笼门前。旅笼门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门口挂着印有藤蔓图案的暖帘。
“藤屋的老板娘阿藤婆,是我的老相识了,为人可靠,嘴巴也严。”
松浦善卫门低声对魏渊和有马义次介绍道。他上前熟络地与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妇人打招呼:
“阿藤婆,好久不见!带了些堺港的朋友来叨扰了。”
阿藤婆眯着眼打量了一下商队,目光在气质不凡的魏渊和略显局促的细川尚兴身上略作停留,随即露出热情的笑容:
“哎呀,是善卫门少爷啊!快请进快请进!地方都给您留着呢!”
显然,松浦家与这藤屋有着不浅的交情和信任。
藤屋内部是典型的町家构造,有个小小的庭院,栽种着几竿翠竹和一株老梅。
房间是传统的榻榻米和室,虽然不算奢华,但胜在清净、安全。商队众人被妥善安顿在后院相连的几个房间内,马匹货物也有专门的地方存放。
这种闹中取静、又有熟人照应的落脚点,正是进行秘密活动的最佳选择。
安顿下来后,魏渊、有马义次、松浦善卫门、牛金聚在魏渊的房间内,关紧了门窗。
细川尚兴被安排在隔壁,由两名武士“陪同”。
“地方是安顿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我们的‘心意’,送到御所那位贵人手中了。”
魏渊开门见山,手指轻轻敲击着矮几。
众人面色凝重。直接求见天皇?那是痴人说梦。
御所戒备森严,由幕府直属的京都所司代严密把守。天皇的一举一动,都在幕府眼皮底下。
“关键在于‘渠道’和‘名目’。”
经验老道的有马义次沉吟道。
“公卿大臣们虽然无权,但他们是连接御所和外界的唯一桥梁。特别是那些负责管理‘禁里御料’和宫廷事务的‘藏人’、‘内侍’、‘女官’等近侍之臣。他们最清楚天皇的窘迫,也最容易接触到天皇本人或传达信息。”
松浦善卫门补充道:
“京都豪商,尤其像角仓家、茶屋家这样世代经营、财力雄厚,且与公卿贵族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御用商人’,往往承担着为宫廷采办物资、甚至暗中提供借贷的角色。他们或许能牵线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