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王政复古(第2页)

 作为关原合战西军主力后裔,上杉家一直备受幕府压制。得知消息,家督上杉纲宪痛哭流涕,焚香祭告先祖,随即宣布起兵倒幕,驱逐幕府代官,响应王师。

 同样在关原后遭改易减封的佐竹家,家督佐竹义处立刻响应伊达号召,出兵攻击邻近的亲幕小藩。

 最上家虽与伊达有旧怨,但见大势已去,也急忙宣布“尊王”,并主动配合伊达军“维持地方”。

 关东诸小藩,如结城、水户德川虽为御三家但已无力回天,纷纷效仿,驱逐幕府派驻官员,宣布效忠天皇与王师。

 一时间,本州东部,尤其是关东平原,倒幕檄文如雪片般飞舞,幕府的统治机器在短短数日内土崩瓦解。

 曾经象征幕府权威的“天领”和亲藩封地,迅速被倒幕势力接管或陷入混乱。

 清州城,如今的主人已经换成了魏渊。

 他并未沉浸在关原大胜的喜悦中太久,而是立刻着手构建战后新秩序的核心框架。

 清州城天守阁内,一场决定日本未来格局的会议正在召开。魏渊麾下重将、新归附的强力大名代表、以及代表朝廷的关白三条晴川等济济一堂。

 魏渊端坐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有力:

 “关原一役,逆贼德川主力尽丧,其爪牙分崩离析,此乃天佑我军,人心所向。然,百废待兴,尤需定鼎之策。”

 他停顿一下,抛出了石破天惊的构想:

 “为安天下之心,复旧日之礼,我决意,推行‘王政复古’之策!”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王政复古?

 魏渊无视众人的震惊,继续阐述其核心内容:

 “其一,天下土地,本应归于天皇。然,为酬有功,安地方,特设恩典。凡在德川乱政期间,因忠于朝廷或遭德川迫害而失去领地之旧藩大名、名门之后,无论其现今流落何处,只要肯亲赴清州城,向王师宣誓效忠,经朝廷核准,均可获赐其祖上曾经拥有过的一块领地(须为目前无主之地)!领地大小,依其祖上功勋及现时忠心酌情而定。分完为止,过时不候!”

 这一条,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

 那些失去领地、流落四方、或寄人篱下的旧大名后裔,如关原西军战败者后代、丰臣旧臣后代、以及被德川改易的家族,瞬间看到了家族复兴的希望!

 魏渊此举,不仅迅速笼络了这部分对德川有深仇大恨的势力,将其转化为新政权的支持者,更巧妙地将大量无主土地以“恢复旧礼”的名义分配出去,避免了中央直接管理的巨大压力,同时制造了一批对新政权感恩戴德的“新”藩主。

 “其二。”

 魏渊的声音更加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为昭示天皇威仪,确立王土之基,特将京都、山城国全境,以及近江国琵琶湖以西、丹波国、丹后国一部,总计约百万石土地,划为天皇陛下直辖之‘王土’!由朝廷设机构直接管辖,赋税徭役,皆入内帑,用以奉养皇室,维系朝廷运转,推行仁政!”

 百万石王土!

 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

 直接划出如此庞大富庶的区域归皇室直辖,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天皇的经济基础和权威,更是彻底打破了武家政权垄断土地和赋税的局面,从根基上削弱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幕府”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