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大顺!永昌!(第3页)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震耳欲聋,回荡在古老的秦王府上空,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鸟雀。
李自成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脚下匍匐的众生,感受着这前所未有的、仿佛掌控一切的权力巅峰。
胸中豪气顿生,他深吸一口气,用洪亮而略带乡音的声音宣布:
“朕!顺天应人,承天景命!即皇帝位!定国号大顺!建元永昌!”
“自今日起,改西安为西京!定为国都!”
“大封功臣!牛金星、洪承畴为天佑殿大学士,宋献策为军师,刘宗敏为权将军、汝侯,李过为制将军、毫侯……”
一道道敕封旨意颁布下去,引发阵阵叩谢和欢呼。
称帝大典虽然仓促简陋,缺乏真正的皇家威仪,但那股席卷天下的草莽王气,却实实在在地宣告了一个新王朝的诞生。
大明王朝在西北的最后一块基石,被彻底撬动、粉碎。
登基后的李自成,并未沉醉于皇帝的虚名。
他深知,北京城里的崇祯皇帝还在,大明的根基尚未完全崩塌。他心中那团推翻朱明、一统天下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
“诸卿!”
李自成目光扫视群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北京未下,崇祯未擒,大明未亡!朕意已决,即刻挥师东征!直捣黄龙,覆灭明朝!”
东征!这个决定无人反对。
但如何东征?路线选择至关重要。
殿内众将议论纷纷,大多倾向于历史上农民军常走的北路,出潼关,经山西大同、宣府,直逼居庸关。
这条路相对熟悉,但沿途关隘众多,明军,尤其是边军,抵抗可能激烈。
就在此时,新任大顺天佑殿大学士的洪承畴,缓步出列。
他一身崭新的绯红官袍,气度沉稳,与周围那些粗犷的将领形成鲜明对比。
“陛下。”
洪承畴躬身行礼,声音清晰而富有条理。
“臣以为,北路虽熟,然山峦叠嶂,关隘重重,且大同、宣府乃九边重镇,边军悍勇,恐迁延时日,徒增伤亡。臣有一策,或可事半功倍,直抵京师!”
李自成精神一振:
“洪爱卿速速道来!”
“陛下请看舆图。”
洪承畴指着殿中悬挂的巨大地图。
“臣建议走南线!”
他手指划过:
“大军出潼关后,不向北,而向东,直入河南腹地!河南连年灾荒,赤地千里,官府糜烂,人心尽失,我军可传檄而定!过河南后,择机于开封府附近南渡黄河,进入山东、直隶南部!”
洪承畴的手指在地图上向南再向北画了一个弧线:
“渡河之后,大军可沿运河北上,或直趋保定府!此线一马平川,利于我大顺铁骑驰骋!更关键的是。。。”
洪承畴加重了语气,眼中闪烁着洞悉时局的光芒:
“据臣所知,如今白莲教匪首徐少谦正纠集数十万众,猛攻南直隶!江淮防线明军主力,如史可法、黄得功、刘良佐、高杰等部,皆被死死牵制在南京、扬州、安庆一线,自顾不暇!北直隶、山东、河南腹地,兵力极度空虚!朝廷纵使想调兵勤王,亦无兵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