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辽东之战(一)(第2页)

 更让徐少谦如鲠在喉的是,杨谷还是他名义上的妹夫!这层关系非但没成为助力,反而成了杨谷拥兵自重、甚至可能反噬的隐患!

 看来他还是把杨谷想的太简单了,看来此人并不是个甘于居于人下的角色!

 孙可望,盘踞天府之国四川,尽管还未攻下成都,但也算得上割据一方,对徐少谦也只是表面恭敬。

 还有那个一直保持沉默的郑芝龙。。。

 “这些都在预料,当自身进展不顺利时,外部助力就会消失。。。”

 徐少谦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丝苦涩而冰冷的苦笑。

 他望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和深重的忧虑。

 前有明军重兵堵截,后方根基却被两大枭雄割裂架空。

 他这“光明帝君”的宝座,如同建立在流沙之上。

 李自成在西安称帝的消息更如同警钟,这逐鹿天下的棋局,比他想象的更加凶险复杂。

 他手中的棋子,似乎正在失控。

 辽东的风带着凛冽的寒意,卷过义州城斑驳的城墙。

 这座辽西走廊西端的关键堡垒,此刻如同一个被压缩到极致的火药桶,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

 随着山海关方向烟尘滚滚,吴三桂亲率一万余最精锐的关宁铁骑,终于抵达义州!

 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标志着魏渊筹划的战略集结终于完成。

 义州城内外的军营连绵不绝,人喊马嘶,旌旗蔽日。

 各色旗帜代表着不同的来源。

 魏渊嫡系的“魏”字大旗,迎风招展,核心是麾下3千精兵、以及张大强小凌河部3千守军,还有经过整编的5千义州本地精锐。

 锦州兵马的“祖”字旗,祖大寿带来了他麾下最核心的8千精锐步骑。

 山海关兵马的“吴”字旗最为显赫,吴三桂带来了他压箱底的一万两千余精锐骑兵,铁甲铮铮,气势逼人。

 还有那面特殊的“督标”旗,代表着魏渊从祖、吴手中“借”来的4千精锐骑兵,如今已初步打散混编,成为魏渊直属的机动力量。

 总计兵力约5万左右,其中,精锐骑兵数量达到惊人的两万之众!

 这是自松山会战之后,明军在辽东集结的最强大、最精悍的一支野战力量!

 士兵们沉默地擦拭着刀枪,检查着弓弩火铳,战马不安地刨着蹄子,空气中弥漫着铁锈、皮革、汗水和一种大战将至的压抑感。

 各级军官行色匆匆,口令声此起彼伏,督师行辕更是灯火彻夜不息。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巨大的辽东沙盘前,魏渊身披战甲,目光如电,扫视着麾下济济一堂的将星。

 锦州总兵祖大寿面色凝重,带着宿将的沉稳、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年轻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矜持与警惕、小凌河守将张大强,显得神情激动、义州守将武安国以及魏渊一手提拔的数位新锐将领。

 “人都到齐了。”

 魏渊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打破了沉寂。

 “废话不多说。满洲死了哥亲王,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化倾国之怒!我辽东,已成风暴之眼!此战,关乎国运,关乎辽东百万军民存亡!胜,则辽东可复,鞑虏气焰可挫!败,则山河破碎,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

 他话音未落,一名浑身被汗水浸透、几乎虚脱的夜不收被亲兵架了进来,嘶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