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蓝图(第3页)


 与军事并行的,则是情报机构。


 锦衣卫,“保留!沈炼复任锦衣卫指挥使!掌侦缉百官、监察京畿、仪仗护卫之职。”作为老牌特务机构,恢复其部分职能,安抚旧势力,沈炼是老锦衣,熟悉业务,没的说。


 黑衣卫,“原‘黑衣司’改组为‘黑衣卫’,赵信任指挥使!职司侦缉敌国、监察军情、刺探机密、执行特殊使命。与锦衣卫互不统属,直接对柱国太宰负责!”


 这是魏渊真正的耳目与利剑,更隐秘,更高效,赵信那更是魏渊绝对心腹。


 还有科技、外交与未来。


 “设‘万国闻馆’,范尼(神父)、宋应星、吴又可领衔!专司:一、搜集、翻译、研究泰西(西方)及海外诸国典籍、技艺(火器、造船、历法、机械、医学等);二、改良军械火器;三、培育医官,推广防疫;四、刊行新知。所需经费、人手,优先拨付!”


 魏渊深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对抗内外敌的利器,要想不落后挨打,就要研究科技,与世界同步。


 天津开埠,“敕令天津卫开埠通商!设市舶司,招徕海外商贾!凡遵纪守法,公平贸易者,皆予保护,税赋从优!”


 还有宗教!


 魏渊特批圣玛利亚大教堂。


 “特批:拨内帑银及部分海关税收,于天津卫择地,助范尼神父兴建‘圣玛利亚大教堂’!许其传播教义,然须遵大明律法,不得干预地方政务、司法!”


 魏渊写下此条时,露出一丝深邃的笑意。教堂不仅是安抚范尼,更是向西方世界释放的强烈信号——这里开放、包容、有利可图!


 他甚至可以想象范尼接到消息时老泪纵横、狂写书信召唤欧洲、东南亚、日本商人朋友的情景:


 “快来吧!这里有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有开明的魏柱国!财富就在东方!”


 这步棋,是为未来贸易、技术引进乃至潜在的外交联盟埋下种子。


 烛泪堆积,窗外天色已微明。


 魏渊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案头厚厚一叠文稿,墨迹未干,勾勒出一个新生政权从内廷到中枢,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情报,从内政到外交的初步骨架。


 每一个名字,每一项任命,每一处改动,都凝聚着他的深思熟虑和超越时代的眼光。


 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看着“柱国太宰”四个字,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权力与责任。


 这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他撬动时代、重塑华夏的支点。内阁、战区、万国闻馆、天津开埠……这些架构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在他的意志下缓缓咬合转动。


 “路还很长……”


 魏渊低声自语,眼中没有丝毫自满,只有如磐石般的坚定和燃烧的斗志。李闯、多尔衮、弘光、徐少谦……群雄环伺的棋盘已经摆开。而他,手握这初步成型的国家机器,即将落子。


 他吹熄了最后一根蜡烛,书房陷入黎明前的朦胧。


 而一个属于“魏柱国”的时代,正随着这新生的曙光,磅礴展开。


 魏渊静静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的空气,他仿佛已经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