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稳住时局(第2页)
孙传庭闻讯大步走来,他身上的铁甲同样布满寒霜,但腰杆挺得笔直。
他接过包裹,借着昏黄的篝火,迅速扫过那份由朝廷印信封缄的文书。
火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那双因长期缺粮和操劳而深陷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将那封带着京师暖意的文书紧紧攥在手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京畿的支援虽少,却像投入死水的巨石,激起的不仅是涟漪,是活下去、打下去的希望!
他转身,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老张头,今晚,锅里多放一把米!”
京东卫所的校场上,杀声震天。
莫笑尘,这位辽东基层提拔起来的年轻将领,鹰隼般的目光扫过操练的新兵方阵。
他一身洗得发白的旧战袍,腰悬佩剑,背着手在队列中穿行。
“腿!站稳!腰腹发力!想象你面前就是鞑子的咽喉!”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新兵的心上。
一个年轻士兵动作稍慢,莫笑尘的手闪电般探出,在他膝弯处不轻不重地一点,那士兵顿时一个趔趄,脸涨得通红,却咬着牙立刻站稳,动作更加用力。
莫笑尘微微颔首,目光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这些新兵蛋子,底子差,但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他知道魏渊在后方殚精竭虑整顿工部、开埠通商,运来的崭新制式刀枪和棉甲正一批批送到营中。
有了这些,再加上严苛到近乎残酷的训练,他们才能从农夫蜕变成战士。
与此同时,在山东大营,秦牧阳则展现了另一种风格。
他更像一个严厉的师傅,亲自示范着每一个格挡、刺击的动作,讲解着战场上的生存之道。
他嗓门洪亮,骂起人来毫不留情,但新兵们私下却服他,因为他教的都是保命的真本事。
他时常拍着新兵的肩膀,指着远处操练的、眼神锐利、沉默寡言的老兵队伍说:
“看见没?那是从通州、京师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爷们!想活命,想和他们一样成为朝廷的倚仗?那就把吃奶的劲都给我使出来练!”
10万大军!
这个数字沉甸甸地压在永熙朝廷的基石上,也点燃了每一个知晓内情者的心火。这不再是溃散的流民,不再是绝望的孤军。
6万百战老卒,他们是朝廷的脊梁。在辽东,他们曾用血肉之躯阻挡过建奴铁蹄;在通州,他们曾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他们的铠甲上布满刀痕箭孔,沉默寡言,眼神却像淬火的刀子。
他们是魏渊整合各方力量的核心,是莫笑尘、秦牧阳训练新兵时最好的榜样。一个眼神,一个新兵就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战场。
4万新锐之师,他们是未来的希望。在莫笑尘的冷酷鞭策和秦牧阳的严厉教导下,在崭新的刀枪铠甲武装下,他们褪去了青涩。
虽然还未经历大战的洗礼,但严格的军纪已刻入骨髓,高昂的士气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他们看着身边那些伤痕累累却如山岳般沉稳的老兵,眼中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薪火,正在悄然传递。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京畿的薄雾,洒在巨大的校场上。数万将士披甲执锐,肃立如林。
刀枪如麦穗,反射着冰冷的寒光;旌旗蔽日,在风中猎猎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