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新旧礼法之争(第3页)

 “法度,为生民而立。”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一切的冰冷力量,清晰地送入每个人耳中。

 “祖宗之法,亦为解当时之困。今日之困,千里荒芜,饿殍枕藉,此为燃眉之急!若法度不能救民于水火,反成枷锁,要这法度何用?”

 他顿了顿,目光如刀锋般扫过崔文博等人。

 “至于尔等忧心之‘乱’…哼,民有恒产,方有恒心!分田于民,使其自食其力,此乃固本培元!难道任其冻饿而死,揭竿而起,才是尔等口中的‘不乱’?!”

 他不再看那些脸色煞白的保守派,目光转向舆图上那片深褐色的阴影,斩钉截铁,一字一句,如同铁锤砸下烙印:

 “此策,非议可听,但必行!北方凋敝至此,已无退路!本督心意已决!户部、工部,即日拟定细则!督查行署,吕锋!”

 “吕锋在!”

 那年轻官员踏前一步,抱拳肃立,眼神锐利如鹰。

 “持本督令牌,领精干吏员,即刻分赴各道!遇阻挠者,无论何人,严查速报!有侵吞盘剥者,就地锁拿,先斩后奏之权,本督予你!”

 “遵命!”

 吕锋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铿锵有力。

 魏渊最后环视全场,那目光中的决绝与威压,让所有剩余的反对声都生生咽回了喉咙里。

 “散了吧。明日此时,本督要看到细则初稿。”

 他不再多言,转身,大步走向内堂,靛青的袍角在烛光中划过一道冷硬的弧线,留下满堂死寂和一颗颗剧烈跳动的心。

 一场席卷北方的变革风暴,已在这死寂中,轰然拉开了序幕。

 永熙次年仲春,一道盖着柱国大印和朱红户部关防的政令,如同平地惊雷,在刚刚经历战火蹂躏的北方大地上炸响。

 那关于“合作农庄”和“五年分田”的消息,起初只在小吏和驿卒的口耳间传递,但很快,它便像燎原的野火,借助着流民绝望的奔走、乡野间苦熬的农人那点残存的希望,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残破的城镇和荒芜的村庄。

 “听说了吗?给柱国老爷种五年地,就能有自己的田了!”

 消息在每一个残存的窝棚、每一处流民聚集的破庙里炸开。

 浑浊的眼睛里,熄灭已久的光,被这消息猛地拨亮了一丝。

 最先动起来的是那些如同野草般飘零的流民。

 在通往永熙政权控制区的官道、小径、甚至是被踩踏出来的野路上,开始出现拖家带口、步履蹒跚的身影。

 一个骨瘦如柴的男人,用一根磨得发亮的木棍挑着全部家当——一口破锅和两个瘦小的孩子,妻子背着更小的婴儿,踉踉跄跄地走着。婴儿的哭声微弱得像猫叫。

 “娃他爹…撑住,快到了…听人说,那边有农庄…有粮…熬过五年…咱就有自己的地了…”

 女人喘着粗气,声音嘶哑地给丈夫,也给自己打着气。男人只是麻木地点头,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但望向远方的目光里,有了一丝微弱却执拗的亮光。

 这样的人流,从涓涓细流,迅速汇聚成汹涌的潮水,不顾一切地涌向那渺茫却唯一的希望之地——挂着“合作农庄”招纳牌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