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永熙之怒(第3页)
紧接着,无数面猩红的“曹”、“刘”字军旗、绣着猛兽图案的各营将旗,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连绵的营盘上空竖起。
猎猎寒风之中,旗帜招展,遮天蔽日,形成一片令人心悸的红色怒涛。
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声、甲胄摩擦声汇成一股巨大的洪流。
大队大队的步兵开始沿着江岸进行武装拉练,长矛如林,刀光映日。
骑兵营更是掀起漫天烟尘,如黑色的风暴沿着漫长的江岸线反复席卷,铁蹄叩击大地的轰鸣声,在空旷的江面上回荡。
入夜,景象更为骇人。
北岸连绵数十里的营盘,燃起了难以计数的篝火,火光冲天,将半边夜空都映照得一片血红。
火光中,士兵巡逻的身影、马匹的轮廓、甚至兵器反射的寒光,都清晰可见。
鼓声虽稍歇,但低沉的号角声和巡营的口令声此起彼伏,营造出一种大战前夕山雨欲来的极致压迫感。
战云,从未如此浓重地笼罩在长江之上。
凛冽的杀机,随着北风,肆无忌惮地刮过江面,直扑南岸,让每一个弘光守军都感到彻骨的寒意和窒息般的恐惧。
魏渊的震怒与江北骤然升腾的冲天杀气,如同晴天的一个霹雳,狠狠撼动了弘光朝廷这潭早已腐臭的浑水。
金陵城,这座纸醉金迷的“都城”,瞬间被恐慌和争吵的沸水淹没。
武英殿内,空气粘稠得几乎令人窒息。
那份来自北京的严厉斥责文书,以及江北探子发回的、关于永熙军“旌旗蔽日,鼓号震天,营火映红江岸”的急报,像两块巨石压在每一个大臣的心头。
“魏渊匹夫!欺人太甚!”
一声炸雷般的怒吼打破了死寂。江北四镇之一的靖南侯黄得功,须发戟张,双目赤红,猛地跨出武将班列,甲胄铿锵作响,他蒲扇般的大手几乎要指到御阶之上。
“使团之事,尚在查证!他便陈兵江北,耀武扬威!这是视我江南无人吗?陛下!臣请旨,即刻点兵北上!他敢过江一寸,臣便砍下他先锋的脑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激起一片武将低沉的附和。
“黄侯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一个尖利而带着惶恐的声音立刻响起。
内阁首辅马士英脸色惨白如纸,额角冷汗涔涔,他几乎是踉跄着扑到御前。
“江北四镇刚刚经历过战事,粮饷匮乏!那魏渊麾下的曹变蛟、刘文秀是何等人物?那是跟着他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悍将!麾下皆是百战精锐!我们……我们如何抵挡?当务之急,是平息魏渊的怒火!一旦开战,玉石俱焚啊陛下!”
他身后,阮大铖等一干文臣更是面无人色,连连点头,口中喃喃着“大局为重”、“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