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再见安达(第2页)
而魏渊,正冷静地站在潼关东门外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这座能够打开西北门户的雄关。
潼关,这座扼守秦、晋、豫三省咽喉的千古雄关,在明末的烽烟中更显其峥嵘险峻。
它雄踞于黄河大拐弯处,背靠巍峨秦岭,面朝涛涛黄河,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关城主体依托山势而建,城墙高大厚重,皆由巨大的青石条垒砌,饱经战火与风霜,呈现出一种沉郁的暗青色。
关城周长数里,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其中东门最为雄伟坚固,直面中原方向,是魏渊大军兵锋所指。
城门楼高耸入云,飞檐斗拱,此刻却挂满了大顺军的旗帜和备战的鹿砦滚木。
城墙之上,垛口密集如齿,每隔数十步便设有敌台、箭楼,黑洞洞的炮口和密密麻麻的弩箭从射击孔中探出,散发着冰冷的杀意。
关城并非孤立。其东面,紧邻着黄河天堑,浊浪排空,形成了天然的护城河。而南面,则是着名的“十二连城”体系,十二座依山势修建的烽燧堡垒,沿着禁沟南北排开,与主关城互为犄角,控制着通往关中的崎岖山道。
每一座连城都驻扎着守军,点燃烽火即可瞬间联动。禁沟深不见底,乱石嶙峋,只有狭窄的栈道相连,易守难攻。
关内空间并不算十分开阔,此刻却塞满了李自成的守军。营帐连绵,人喊马嘶,空气中弥漫着汗臭、牲畜粪便和生铁兵器的混合气味。
临时搭建的工事随处可见,滚木礌石堆积如山。士兵们神情紧张,在军官的呵斥下奔跑调动,加固着每一处可能被突破的薄弱点。
小主,
关城中心,原本的官署成了李自成临时行辕,信使穿梭如织,气氛压抑凝重。黄河的咆哮声、军队的嘈杂声、金铁交鸣声,混杂成一片令人心悸的战争交响。
秦岭余脉在此形成陡峭的山崖,如同天然的屏障护卫着关城的侧翼和后方。
黄河水汹涌澎湃,断绝了从北面大规模渡河绕击的可能。
而李自成在得知魏渊兵临城下后,更是不惜代价地征发民夫,在关前开阔地带挖掘了纵横交错的壕沟,布设了大量拒马、陷坑和铁蒺藜。
15万大军挤在关城及周边险要之地,人头攒动,刀枪如林,旌旗招展,营造出一种困兽犹斗、誓死一搏的骇人气势。
整座潼关,如同一头被激怒的、浑身披挂尖刺的钢铁巨兽,盘踞在通往关中的唯一坦途上,对着东方的来敌发出无声的咆哮。
就在魏渊紧锣密鼓部署围城、仔细勘察潼关这头巨兽的弱点时,一骑快马如飞般冲入中军大营。
“报——!柱国!前方三十里外发现大队骑兵!约千余骑,极其剽悍,正向大营方向疾驰!看旗号,是‘明’字大旗!”斥候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难以置信。
“‘明’字旗?”
“是的柱国!骑哨询问,对方称是猛如虎总兵!”
正在沙盘前凝思的魏渊猛地抬起头,眼中精光爆射,连日来的风尘仆仆被一股巨大的惊喜冲散。
“猛如虎?!”
“回太宰!正是!看装束,是蒙古骑兵无疑!为首大将,魁梧异常,正是猛如虎将军!”
另一名斥候确认道。
“哈哈哈!如虎添翼!我虎兄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