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潼关之战(二)

 士兵们躲在后面,依托这钢铁屏障进行火铳射击,安全感和效率倍增。

 牛皮包裹的木轮在各种路况下表现出的适应性,以及单辆仅二两白银的造价,更是让后勤官和军需官们喜笑颜开。

 此刻,面对汹涌而来的闯军洪流,新军第一镇的士兵们展现出了数月严苛训练的成果。

 他们行动迅捷如风,丝毫不乱。

 “铁马拒马阵!布!”

 军官的吼声穿透烟尘。

 士兵们如同精密的齿轮般运转起来。倒置“铁马”,插入泥土,连接首尾,安装铁刺!

 整个过程快得令人眼花缭乱,在“铁马”本身带来的机动性辅助下,效率远超传统拒马的搬运和布置。

 短短时间内,一道低矮却散发着死亡气息的金属荆棘带,便横亘在了冲锋的闯军骑兵面前!

 与此同时,士兵们在“铁马”防线之后,迅速列成了严整的三排齐射阵型。

 修长的“崇祯式”被稳稳端起,黑洞洞的枪口森然指向前方。

 士兵们的脸上,没有了初领武器时的惊奇,只剩下经历无数次训练和实弹射击后的沉稳与专注。

 他们信任手中这能在风雨中咆哮的利器,也信任身旁这能瞬间化作壁垒的“铁马”。

 “稳住!听令开火!”

 基层军官的声音沉稳,压住了大地传来的马蹄轰鸣。

 李自成的骑兵先锋越来越近,马蹄践踏大地,卷起漫天烟尘,如同裹挟着毁灭意志的飓风。

 他们看到了那道奇怪的“矮墙”,眼中闪过一丝轻蔑与嗜血的兴奋。

 步兵的拒马?在这等开阔地,能挡得住几时?冲过去,碾碎他们!用铁蹄踏平这些不知死活的官兵!

 一百五十步!闯军狰狞的面孔已清晰可见。

 在闯军先锋骑兵那令人心悸的马蹄声轰鸣时,让我们把视线第一镇的新军已经依托“铁马”构筑起了一道简易却致命的防线。

 梅征,这个刚满十八岁、脸上还带着几分稚气的男孩,此刻正和同袍们一起,手脚并用地将沉重的“铁马”倒置、插入泥地、首尾相连。

 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湿透的粗布手套传来,他咬紧牙关,奋力将一根寒光闪闪的可拆卸铁刺“咔哒”一声卡进车架顶端的凹槽。

 看着眼前迅速成型的、低矮却布满狰狞尖刺的金属荆棘带,梅征心里涌起一丝奇异的安全感。

 这名为“铁马”的奇物,几个月前刚发下来时,他还觉得骑着它满校场跑像个滑稽的猴子,如今却成了他和数千同袍赖以活命的壁垒。

 “快!列阵!”

 什长的吼声像鞭子一样抽在他耳边。

 梅征顾不得喘息,迅速退到“铁马”防线之后,挤进属于自己的位置——第三排中间。

 他学着老兵的样子,将沉重的“崇祯式”火铳杵在地上,冰凉的枪管紧贴着大腿外侧,试图压下胸腔里那颗狂跳不止、几乎要撞碎肋骨的心脏。

 梅征是从豫西逃难出来的,家里原本有些田产,后来闹流民,举家出逃,家里人都饿死了,为了口吃的,懵懵懂懂地在河北参加了新军。

 几个月地狱般的操练,练就了肌肉和队列,却练不掉此刻面对死亡洪流时那股从骨头缝里渗出来的恐惧。

 大地在震颤!越来越近!

 如同滚雷碾过地面。透过“铁马”的间隙和弥漫的烟尘,梅征终于看清了那席卷而来的恐怖景象——无边无际的骑兵,像一片沸腾的、带着尖啸的铁色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