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潼关之战(六)
这种火炮经过万国闻馆能工巧匠的再造,炮身更轻,加强了膛压,改进了闭气结构,尤其是采用了预装填的子铳,射速远超传统火炮。
三个营,共计一百零八门黑洞洞的炮口,如同巨兽的呼吸孔,森然对准了雄伟却古老的潼关城墙。
炮身下,是堆积如山的弹药箱,里面装满了撼山碎石的实心铁弹和专门用于杀伤人员的霰弹。
炮兵阵地上,旗语兵肃立,观测手通过简陋却实用的象限仪测算着距离,装填手扛起沉重的子铳待命,所有人都沉默而高效地忙碌着,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力,仿佛暴风雨前极致的宁静。
城墙上的大顺军从最初的疑惑,逐渐转变为莫名的恐慌。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些器械的效用,但那上百个黑洞洞炮口所散发出的毁灭气息,还是让他们脊背发凉。
魏渊手中的这张王牌,拥有一个承载着无限期望的名字,“光复大将军”。
这并非简单的佛郎机仿制品,而是融合了当代最高工艺与魏渊超越时代见识的杀戮艺术品。
它以佛郎机炮的子母铳结构为蓝本,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通过精密计算加长了炮管,优化了身管比例,并使用简陋但有效的镗床打磨内壁,使得炮弹运行阻力更小,初速更高。
其最大射程从原版的五六百米骇人地提升至一千五百米,而能精准轰击城墙或军阵的有效射程,也达到了惊人的六百至八百米。
除了标准的实心铁弹,更配备了恐怖的霰弹,以生铁铸造的空心弹体,内填无数碎石、铁钉、铅子,炮口以木塞密封。
在两百至三百米内,一炮射出便是横扫一切的钢铁风暴,足以将密集冲锋的步兵骑兵打成筛子。
同时,发射药严格根据炮弹重量和炮身自重进行科学配比,百斤炮配一斤半到两斤颗粒化火药,确保了威力的稳定输出,避免了炸膛或威力不足,整体效能提升超两成。
针对子铳与母铳间隙大、漏气严重的痼疾,工匠们在子铳口部加装了精心车制的黄铜密封圈,极大减少了燃气泄露,让每一分能量都用于推动炮弹。
子铳壁厚从脆弱的两三毫米增加到四五毫米,采用熟铁反复锻打并经退火处理,韧性强度远超过去的铸铁,炸膛风险骤降。
这使得每门炮标配的子铳数量得以增加到五到六个,在训练有素的炮手操作下,理想射速可达每分钟两到三发,持续火力投送能力飙升。
轻型“光复大将军”重量在六十斤上下,且安装在灵活的双轮炮架上,两三名士兵便能推着随步兵前进。
重型版本重量在一百五十斤上下,配备了可拆卸的尾架,射击时放下深深扎入土中,配合底部的防滑木垫,有效抵消骇人的后坐力,保障了射击精度和连续作战能力。
当潼关城头的守军远远望见明军阵前推出那一排排黑黝黝的铁家伙时,最初的确引起了一阵骚动和不安。探马飞快报与李自成。
李自成闻报,先是皱眉,随即竟露出一丝不屑的冷笑:
“魏渊是打胜仗打昏头了?想把那些笨重铁疙瘩拉到城下来当靶子?莫非忘了我潼关的城头上也是有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