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断尾求生(第2页)


 全军转向,在一处看似易守难攻的山谷地带大张旗鼓地扎下坚固营寨,深挖壕沟,多设鹿角,摆出一副要在此地凭借地利与追军决一死战的模样。


 然而,在这固守的姿态背后,却是另一番冰冷无情的部署。


 他亲自指挥,将大量非嫡系的杂牌部队、以及沿途裹挟而来、早已疲惫不堪的无数农民和家眷,全部强制安置在营地的最外围和最显眼的区域。


 这些人,连同他们简陋的帐篷和辎重,被他毫不犹豫地当成了吸引明军火力和注意力的肉盾。


 而与此同时,他最为核心、装备最精良、也最忠诚的2万余精锐嫡系部队,则被秘密集结在营地核心区域,秣马厉兵,悄无声息地做好了随时脱离大队的准备。


 一场冷酷的抛弃,就在这看似备战正酣的营地里悄然完成。


 是夜,月黑风高。


 当外围的营地再次因为明军轻骑的骚扰而陷入混乱和恐慌时,孙可望亲自率领他的精锐嫡系,从营地后方一条隐秘的米仓道小路悄然离开,丢弃了所有的辎重和绝大部分队伍,如同壁虎断尾,只为换取一线生机。


 这条米仓道古道,穿越巴山,虽然崎岖难行,但却是通往湖北西北部、进而直趋荆襄大地的一条相对快捷的路径。


 孙可望赌的就是明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在大营和主力溃兵身上,赌他自己能凭借对小路地形的熟悉,抢出时间差!


 果然,刘好骑等轻骑的注意力都被那依旧喧闹庞大、实则已是空壳的大营所吸引,等到他们发现异常时,孙可望早已带着他的核心力量,消失在茫茫巴山夜色之中,朝着荆襄方向狂奔而去。


 成都,柱国太宰行辕。


 巨大的四川山川地形图几乎覆盖了一整面墙壁,其上河流、山脉、关隘、城池标注得细致入微。


 魏渊负手立于图前,身形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仿佛要将这图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刻入脑中。


 一名文书官正躬身站在一旁,高声念诵着各路传来的最新战报,每念一句,堂内侍立的文武官员脸上的喜色便浓上一分。


 “报——先锋莫笑尘将军军报:我军派遣之各支轻骑,如猎犬逐兔,日夜不休袭扰孙逆所部。贼兵行军迟缓如蜗牛,士气体力消耗极大,军中怨声载道,逃亡日增!”


 “报——新军第一镇军报:我部于通江多处河谷窥得贼兵造饭之机,骤然突袭,弩箭齐发,毙伤其士卒甚众,贼寇锅灶尽翻,人马惊惶,未能得一餐饱食!”


 “报——前线八百里加急捷报!”


 一名信使风尘仆仆地闯入,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


 “巴中以北山谷,孙可望所据之大营,已被我大军攻破!阵斩溃兵数千,俘获敌军兵将、随军妇孺家眷,总计逾数万人!粮秣辎重无数!”


 “好!”


 “大捷!此乃前所未有之大捷!”


 “恭喜柱国!贺喜柱国!孙可望主力尽丧,已是穷途末路,釜底游鱼了!”


 堂内顿时响起一片欢腾之声,众官员纷纷向魏渊躬身道贺,脸上洋溢着胜利在望的喜悦。连日来的紧张气氛似乎一扫而空。


 然而,处于欢呼中心的魏渊,脸上却不见半分笑意。


 他的目光非但没有离开地图,反而更加锐利地聚焦其上,死死锁定了巴中地区向北延伸而出的一条细微却关键的路线标识:“米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