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隆昌疑案(十)

他越说越激动,捶打着床榻:


 “当初我就说,让你们适可而止!捞点好处见好就收!可你们呢?贪得无厌!弄巧成拙!非要玩什么火上浇油的把戏,怂恿那姓邹的老头夫妇去成都拦驾告状,想把水搅浑,把屎盆子扣到督查行署头上!这下好了吧!玩脱了吧!直接把真正的阎王给引来了!现在收不了场了吧!”


 郭孟启被父亲连珠炮般的斥责骂得脸上有些挂不住,尤其是听到“真正的阎王”几个字,他眼底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慌乱,但旋即被更强的自负掩盖过去。他猛地站起身,拂袖冷哼:


 “我看您才是老糊涂了!整日里就知道危言耸听!懒得跟您说!您就安安生生在这屋里待着,吃好喝好,等着看戏就行!放心好了,天塌不下来!咱们郭家,根深蒂固,倒不了!”


 说罢,他不再看气得浑身乱颤的父亲,一甩袖子,转身大步离去,“哐当”一声将房门重重关上,并从外面传来了清晰的落锁声。


 昏暗的房间里,只剩下郭允厚一个人无力地瘫倒在锦榻上,老泪纵横,枯瘦的手指着紧闭的房门,发出绝望而痛苦的哀嚎:


 “造孽!造孽啊!列祖列宗……我郭允厚无能,生出如此蠢钝狂妄的逆子……郭家百年基业……休矣!休矣啊!”


 绝望的哭嚎声被厚厚的房门阻隔,只能在奢华的囚笼里回荡,传不到那已然被野心和虚妄自信蒙蔽了双眼的儿子耳中。


 山雨欲来,黑云压寨。


 隆昌县城内,大军云集的肃杀之气,如同实质般的重压,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种阵仗是他们毕生未曾见过的。街面上往来巡梭的冰冷甲胄、雪亮刀枪,以及那些官兵脸上不容置疑的威严,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


 朝廷动了真格,隆昌的天,要变了!


 魏渊站在刘记车马店二楼的窗前,冷静地观察着街面上的动静。他之所以让顾寒以督查行署的名义大张旗鼓地调兵,其深意绝非仅仅是为了武力清剿。


 真正的目的,一是打草惊蛇,逼郭家及其背后的势力做出反应,亮出底牌;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借势”。


 “势之所至,民心可用。”


 魏渊对身旁的顾寒和李奉之低声道。


 “郭家在隆昌盘踞两百年,积威已久,百姓长期处于其淫威之下,敢怒不敢言。即便我们掌握了一些证据,若没有强大的外力打破这种恐惧,很难让普通百姓站出来说实话,指证郭家。”


 他指了指窗外那些明显被军威震慑、却又暗中窃窃私语的百姓:


 “如今大军压境,声势造起来了。就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郭家并非不可撼动的土皇帝,朝廷有决心、也有能力收拾他们!只有这样,那些被欺压已久的百姓,才可能敢鼓起勇气,捅破那层窗户纸。”


 顾寒恍然大悟:


 “柱国深谋远虑!此乃攻心之上策!”


 “光有势还不够,需要有人去点燃那把火。”


 魏渊目光转向屋内经过救治、已能下地走动的杨海龙。


 “小子,你怕不怕?”


 杨海龙经过这几日的调养和见识,早已对魏渊的身份和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是憋着一股为乡邻报仇雪恨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