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杨谷破城(第3页)


 他知道,局势的发展已经剥夺了所有转圜的余地,历史的车轮将他推到了必须直面抉择的关口。


 是时候,要与自己那位曾并肩作战、如今却走上截然不同道路的“好兄弟”,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了。


 金陵城破的混乱如同瘟疫般蔓延,皇城之内更是乱作一团。


 往日里庄严肃穆的宫殿,此刻充斥着惊恐的尖叫、杂乱的脚步声和器物倾倒的碎裂声。


 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马士英,早已没了平日里的沉稳威仪,他面色惨白如纸,帽歪袍斜,带着一群同样惊慌失措的心腹太监和少数残兵,连拖带拽地架着那位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涕泪横流的弘光帝朱由崧,从皇城侧门仓皇逃出。


 朱由崧一身龙袍早已被扯得破烂,金冠也不知丢到了何处,发髻散乱,肥胖的身体因恐惧而不断颤抖,几乎无法自己行走,全靠旁人架着,嘴里不住地喃喃念叨:


 “爱卿……马爱卿……去何处?去何处安身啊?”


 马士英此刻心烦意乱,哪有功夫细细安抚这位昏聩的皇帝,只急促低吼道:


 “陛下勿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柴!只要陛下在,大明正统就在!我们先往南走,过浙江,去福建,或去两广,总有忠义之士会勤王保驾!”


 话虽如此,但马士英自己心里也清楚,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如今金陵已失,江北尽丧,天下虽大,何处才是他们这对昏君奸臣的容身之所?这不过是绝望中的自我安慰罢了。


 一行人如同丧家之犬,混在逃难的人群中,惶惶如惊弓之鸟,好不容易避开主要道路,狼狈不堪地逃到了长江边的一处偏僻渡口。


 只见江面上空空荡荡,唯有远处隐约传来军队的号角声,更添几分凄惶。


 好不容易,他们发现芦苇丛中藏着一条小小的破旧渔船,一个戴着斗笠、皮肤黝黑的的老船夫正蹲在船头抽烟。


 马士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也顾不得身份,急忙上前,掏出身上仅剩的一些金银首饰,塞给那船夫,压低声音道:


 “老丈!速速渡我等向南走!到了对岸,还有重谢!”


 那老船夫抬起浑浊的眼睛,瞥了一眼这群人。


 虽然他们衣着狼狈,试图掩饰,但朱由崧那身虽然破损却依旧能看出不凡材质的里衣、马士英那保养得宜的白胖手指和隐约的官威,以及身后那几个面白无须、嗓音尖细的“随从”,无不透露着极不寻常的气息。


 老船夫默默接过金银,掂量了一下,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上船。


 小船吃水很深,摇摇晃晃地驶离南岸,向着烟波浩渺的江北而去。船上一片死寂,只有桨橹划水的声音和朱由崧压抑的抽泣声。


 行至江心,老船夫忽然停下了摇桨,目光扫过这群惊魂未定的“贵人”,用带着浓重江北口音的官话,似无意般闲聊道:


 “几位客官是从金陵逃出来的吧?唉,真是造孽啊……听说城里的大官和皇上都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