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东出中原(第2页)
“万胜!万胜!万胜!”
数万将士齐声怒吼,声浪如同海啸般席卷四野!
旌旗所指,铁流东向!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终极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魏渊与杨谷,这对曾经的兄弟,如今的死敌,终于在历史的推动下,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最终战场。
魏渊大军东出,兵锋所向,势如破竹。
首要目标便是控扼长江中游、连通南北的军事重镇——襄阳。
然而,预想中的激烈抵抗并未出现。由于白莲教主帅杨谷及其精锐主力皆已顺江东下,全力经营新占领的金陵及江南富庶之地,留在襄阳及鄂北地区的守军力量十分薄弱,且多为新附之众,军心涣散。
加之魏渊此番打出的是堂堂正正的朝廷旗号,公告天下乃是征讨悖逆、恢复纲纪。
对于久经战乱、渴望秩序的百姓而言,朝廷王师显然比神秘宗教色彩浓厚的白莲教军更具正统性和吸引力。
沿途州县,往往大军未至,当地百姓乃至乡绅便已自发组织起来,驱逐或擒杀少数白莲教留守人员,打开城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那些原本迫于形势投降白莲教的明朝旧吏,更是纷纷反正归降,带着户籍账册、府库钥匙前来请罪,并竭力协助维持地方秩序,以期将功折罪。
因此,魏渊大军几乎是兵不血刃,便轻而易举地占据了襄阳这座雄城。
进驻襄阳后,魏渊立刻以此处为前进基地,安抚民心,整顿防务,征集粮草,做继续东进的准备。
就在此时,来自江北的好消息传来。
杨寅派人飞马送来捷报:仓皇出逃的弘光帝朱由崧及其少量随从,在江北被当地民兵发现并擒获,现已严密看管起来!
对于如何处置这位昏庸的伪帝,魏渊并无太多兴趣。
此人虽庸碌无能,但毕竟是皇室宗亲,朱元璋的子孙。直接杀掉未免授人口实,留着也无甚大用。
略作思忖,魏渊便下令:
“将其与蜀王朱至澍一并,妥善押解回京师,交由宗室看管圈禁便是。”
让他们这两个难兄难弟去做个伴,也算是对朱明皇室有个交代。
与此同时,来自西北方向的援军也浩浩荡荡开抵襄阳。
孙传庭、猛如虎、李过等将领,率领着平定西北后经过整编补充的新军其余各镇兵马,陆续赶到。
这些将士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们的到来,极大地增强了魏渊的实力。
一时间,襄阳城内城外,营寨连绵数十里,旌旗蔽日,刀枪如林,人喊马嘶,蔚为壮观。
魏渊麾下新军8镇,总计6万4千余百战精锐尽汇于此!军容之盛,士气之旺,可谓兵锋无两,锐气冲天!
魏渊并未急于立刻进兵,他一方面命令大军休整,熟悉南方水土气候,另一方面则向已控制淮北地区的曹变蛟和杨寅发出指令。
命他们不必等待主力,即刻在金陵以北区域展开积极攻势,袭扰粮道,攻击据点,尽可能多地吸引和牵制杨谷的注意力,为主力下一步行动创造时机。
然而,一个极其现实且严峻的问题,也清晰地摆在了魏渊和他的谋士将领们面前:
襄阳帅府,临时充作军机大堂的厅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江淮舆图悬挂在正中央,那条蜿蜒东去、如同巨龙般的长江,被用朱笔醒目地勾勒出来,刺眼地横亘在整个战略态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