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见面(第3页)

 

“不同地区土豆品种存在差异,而黄心土豆中要属定西的最优。质地细腻,口感软糯中带脆,最合适制作酸辣土豆丝。”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土豆就不能炒,只是口感不如黄心土豆合适。”

 

听到这话蔡迎荷才明白自己原先想的还是太简单,太表面了。

 

不过这也正常。

 

毕竟她不善下厨,也很少买菜做饭。

 

一家人经常不是吃食堂就是下馆子,对于食材的挑选没什么研究。

 

蔡迎荷认为只要能做出来,不难吃就行。

 

可是苏浩泽不一样,他的要求不仅要不难吃,还有做的好吃。

 

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

 

在这一点上,两人思考的方向不一样。

 

丰州的交通还在发展阶段,确实会对食材供应商的选择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不过蔡迎荷坚信只要肯努力深挖,没有什么是做不成的。

 

“苏老板,还有其他的顾虑吗?”

 

“暂时没有了。”

 

“那您能再听听我的看法吗?”

 

“请说。”

 

苏浩泽明白既然人都找上门来了,不可能就被这三言两语劝退。

 

而且他也想听听对方会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

 

“丰州的交通确实目前来讲可能比您选的要城市要稍有劣势一点,但是这一点我们正在积极推进。”

 

“您可能不知道丰州这边有一条新铁路路线,再过两个月就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还有地铁这块也在计划筹建中。”

 

“丰州会变得越来越好,到时候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

 

“而作为第一批进入丰州发展的人来说,这将是一个机遇。”

 

“这一点相比苏老板应该清楚。”

 

苏浩泽一听就笑了。

 

果然开头就是先画一张饼,给他描绘未来的蓝图和诸多好处。

 

可惜苏浩泽并没有被吸引,神情依旧淡淡地。

 

开玩笑。

 

以苏氏目前的人气跟知名度,无论在哪个城市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现在入驻丰州跟以后入驻丰州的差别并没有太大。

 

机遇也意味着风险。

 

而供应商这块是苏氏的核心,是绝对不能被降低标准的。

 

哪怕蔡迎荷米描绘的再好,对他而言都是一纸空谈。

 

“丰州确实正在发展,我也坚信它未来可期。”

 

“但是苏氏发展到今天靠的也不仅仅是机遇,而还有稳扎稳打跟实事求是。”

 

“所以如果供应商这块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话。”

 

“蔡主任,不好意思。我可能暂时还是没有办法考虑在这边开分店的事情。”

 

苏浩泽尽可能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拒绝。

 

蔡迎荷还是不愿意放弃,再次开口问道:“那如果我能帮忙解决供应商这边的问题呢?”

 

“如果能解决的话,我自然也很愿意来这个正在积极发展的城市开一家分店。”

 

“毕竟您也说了这是一个机遇,我自然也想要把握住。”

 

这话一出,蔡迎荷心里有了计较,继续开口说道:“我想问问苏老板你对于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供应商,我这边可以安排人帮忙联系,让您进一步的考察跟筛选。”

 

她对于食材这一块的选择几乎就是知识盲区,一窍不通。

 

你让她写报告开分析会还行。

 

让她去菜市场挑菜问哪个品质更好,那就是一个小瞎子什么都分不清。

 

但是既然已经接下了这个差事,哪怕不擅长,她也要尽力一试。

 

“蔡主任平时下厨吗?”

 

苏浩泽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又抛了一个问题过来。

 

“我工作比较忙,家基本上不开火。”

 

蔡迎荷不好意思的摇了摇头。

 

“那这样吧,蔡主任您拟个名单,我让刘店长先帮忙挑一挑,然后我再看一看。”

 

“可以吗?”

 

“这样比较节约时间,也方便我们后续沟通。”

 

苏浩泽想了想自己手上一堆事,要是准备留下来跟蔡迎荷筛选供应商不太现实。

 

而让她单独负责,显然也很困难。

 

既然对方都提出愿意帮忙,他自然也不能什么也不干。

 

总要有点表示。

 

“没问题。”

 

蔡迎荷高兴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