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绿豆糕下的温情(第2页)

 

这话一出,张桂澜的脸色难看了两分,就连她师傅都如此夸赞苏氏的糕点。

 

那是不是说明比起她,师傅更加看好更欣赏苏浩泽。

 

到底还是她太没用了,辜负了师傅的多年的栽培。

 

就在张桂澜自我厌弃的时候,张成涛突然抬头看向自己的徒儿问道:“你学做糕点多久了?”

 

听到这话张桂澜微微一愣,不明白师傅为何有此一问。

 

但她还是老实回答道:“正式学习已有九年,不过从小就跟在您身边看着做中式糕点。”

 

说完张桂澜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紧张,生怕有什么地方说错了。

 

“九年...”张成涛轻笑一声,将手中剩下半块绿豆糕递给了徒儿继续问道:“如果让你来做,能做到跟他这款绿豆糕一模一样的味道吗?”

 

张桂澜接过绿豆糕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咬了一小口品尝了味道,才认真说道:“我可以做到,不过需要一点时间去试验,调整味道。”

 

“所以你其实也很优秀,能力也很强。炒豆沙的火候最难掌握,多一分太干,少一分太湿。你对这个度一向来把握的也很好。只是没有像那位年轻人一样大胆创新。”

 

“我能教会你扎实的基本功,还有传统的中式糕点制作方法,但是在创新思考这一块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我没有办法指点你,你需要自己去悟,去实践。”

 

张成涛的话让张桂澜眼睛微微亮起,心中更是涌起了一股暖流。

 

原来她在师傅眼中也是优秀的吗?

 

“所以不要一味的沉浸在失败之中,要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学习一切能学到的东西,然后消化它。把它变成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其实苏氏糕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跟模仿对象,能让你慢慢培育出更加大胆创新的思维。”

 

“当你的思维逐渐成熟之后,就能做出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这一番话让张桂澜大为震撼。

 

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吗?

 

不仅她受益匪浅,就连旁边站着的徐铭德也有了一丝属于自己的明悟。

 

“师傅,我明白了。”

 

张桂澜一改丧气,整个人又恢复了斗志,变得精神起来。

 

“明白就好。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撑得住,你就抓紧时间好好做,放心大胆地向前迈进。三禾坊我会替你看着,你就多找找其他优秀的同行多交流交流。”

 

话音刚落他就冲着徐铭德眨了眨眼。

 

徐铭德立刻会意,掏出手机把苏浩泽的联系方式推给了张桂澜,“我们还有一个交流厨艺心得的小群,你要进来吗?夏老师的徒弟陈政辉、苏氏的苏浩泽还有欧阳老师家小徒弟......他们都在里面。”

 

“谢谢,麻烦你拉我一下。”

 

张桂澜都头一次对着徐铭德露出温和的一面,不再是那种强势的状态。

 

这让徐铭德多少有些受宠若惊。

 

张成涛看到这一幕,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其实他这个徒儿还是不错的,就是性子执拗了一点,但是胜在听话懂得反思。

 

五分钟后,厨艺心得的小群里多了一名成员。

 

底下一水的欢迎新人。

 

除了苏浩泽正忙着店铺里的生意之外,其他人都冒出来跟张桂澜打了一个招呼。

 

......

 

唐晓琴跟彭莎莎在梅州市足足玩了一个多星期,每天都要来苏氏光顾。

 

不是点外卖就是直接去店门口排队。

 

两个人的小脸都圆润了一圈,胖了好几斤。

 

最后一天更是为了能再吃上一顿苏氏的盒饭,选择了八点半以后的航班。

 

这五天里她们走遍了梅州市所有能逛的的景点,吃遍了苏氏小饭桌店里卖的所有品种的盒饭跟冰饮。

 

汤也换着喝了两回,吃的那叫一个身心舒畅。

 

当然她们回家后也没有忘记上午十点要在网购平台上抢购苏氏糕点的事情。

 

无论是唐晓琴还是彭莎莎都对小动物造型的绿豆糕喜欢的不得了。

 

连着抢了一个多星期都以失败告终,却仍旧不肯放弃。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

 

回家的第一天终于是抢到了。

 

一想到刚到梅州的那天自己跟彭莎莎由于太兴奋错过了抢购时间,不断自我找补安慰。

 

在看着现在手机里显示付款成功的订单,唐晓琴感叹道:“坚持就是胜利,这话真没说错。”

 

“对对对,还好我们没放弃,这不就抢到了嘛。”彭莎莎深以为然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