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私人菜馆的装修(第2页)

 

之前沉迷于写菜品,都忘了时间。

 

中午饭都没吃。

 

他离开东临街,在附近的面馆点了牛肉面垫巴了一下肚子。

 

吃完之后,立刻又赶往了正在装修的私人菜馆。

 

苏浩泽打算去看看装修到了什么地步。

 

推开店铺最外面的大铁门,阳光斜斜地照在了店门口的平地上。

 

两边的草坪已经被修整的十分漂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青草香。

 

他继续往前走,推开了店铺的木门,一股混着新木材跟油漆的味道飘了过来。

 

“苏老板,您来了。”装修的负责人徐建斌从大厅的一侧快步走来,手里还拿着卷尺跟几张图纸。

 

头上的安全帽歪歪斜斜地戴着,脸上附着一层细汗。

 

“徐经理,我就是来看看装修的进度怎么了?”

 

苏浩泽环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了正在铺设的青砖地面,跟已经完成了大半的雕花门窗上。

 

徐建斌擦了擦汗,伸手指了指正厅方向:“主体结构都已经全部完成,七个包厢已经有五个装修完毕,剩下还有一些外圈的细节部分正在装修。您看这个大门——”

 

他领着苏浩泽走向了大厅的入口,“按照您的要求,我们用了上好的木头做了门框,上面的雕花跟刻字都是请的苏州的老师傅手工雕刻的,昨天刚完成。”

 

苏浩泽走近细看,手指轻轻抚摸着门楣上精美的浮雕。

 

五只蝙蝠环绕着一个变体的“寿”字,线条流畅清晰,蝙蝠栩栩如生。

 

他注意到蝙蝠的眼睛处还做了细节处理,刷上了一层特殊的涂料,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雕工是很不错。”苏浩泽点了点头,伸手指了指蝙蝠的翅膀纹路,“但是这里感觉应该在雕的更细腻一点。宫廷风格的雕花讲究'细而不碎,密而不乱'。”

 

徐建斌赶紧掏出塞在屁股后头口袋里的小本子记下:“明白,我马上联系师傅过来调整。您放心,我们用的都是传统榫卯结构,没用一根钉子。\"”

 

这一点是苏浩泽之前着重强调过的。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迈步又往大厅里走。

 

厅内的光线相对稍暗一些,几名工人正在安装仿古的铜灯。

 

地面铺的是特制的青砖,每一个块都经过细细的打磨,拼接处几乎看不到缝隙。

 

\"地面完成了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徐建斌介绍道,\"这些青砖是从老窑特别定制的,吸水性好,冬暖夏凉。按照您的图纸,我们在正中央嵌入了铜钱纹样的地雕,寓意'招财进宝'。\"

 

苏浩泽蹲下身,用手掌感受地面的平整度。

 

\"厨房区域呢?那是最关键的部分。\"

 

\"正在施工,我带您过去。\"

 

从大厅的右侧走廊过去,两人来到厨房的区域。

 

苏浩泽的目光立刻被那排仿古灶台吸引——外表是传统的土灶样式,内部却安装了最先进的电磁加热系统。

 

\"灶台是按照故宫御膳房的样式缩小制作的,\"徐建斌继续说道,\"表面用耐火砖砌成,内部结构已经完成了,还差最后的装饰部分。\"

 

苏浩泽仔细检查了灶台的高度和间距,又测试了抽油烟系统的风力。

 

\"排风管道要用铜制的,不要不锈钢的。铜管不会产生异味,而且符合整体风格。\"

 

\"这...\"徐建斌面露难色,\"成本会高出不少...\"

 

\"按我说的做。\"苏浩泽的语气不容置疑,\"宫廷菜对气味极为敏感,一点金属异味都可能毁掉一锅高汤。\"

 

既然要做,自然就要做到最好。

 

不能为了省一点小钱,影响到宫廷菜的品质。

 

不然那就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他转头又去了别的地方继续检查。后院的凉亭已经搭建完成,亭柱上雕刻着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亭顶覆盖着青瓦,四角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发出清脆的声响。

 

\"凉亭完全按照您提供的图纸施工,\"徐建斌说,\"地面铺的是防滑石板,中间的石桌石凳下周就能安装完毕。\"

 

苏浩泽点点头,露出了一丝笑意:\"这里将来是客人品茶等候的区域,要营造出'闲庭信步'的氛围。石桌边缘要打磨圆润,不能有任何棱角。\"

 

说着他又看了看凉亭附近的几个包厢,正如徐建斌说的那样,基本上都完工了。

 

只有两个包厢还在进行最后的细节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