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盛宴开启(第2页)
窗外随风恰好飘进几片银杏叶子,服务生及时按下快门,将这美好的回忆永远定格。
......
拍照结束后,四人在前台接待对预订信息进行了登记核对,被专门引路的服务生带到了对应的梅鹤同春包厢。
包厢内,一缕月光透过冰梅纹棂的花窗,洒在铺着月白杭绸的圆桌上。
墙面悬着《梅花喜神谱》的摹本,两侧挂着写有"疏影横斜"与"暗香浮动"的对联。
墙角紫檀木架上的青瓷梅瓶中,斜插一枝带着露水的绿萼梅。
"这阵仗讲究!"老周摸着下巴,仔细打量桌上的梅枝筷架,"连筷架都是仿故宫藏品烧制的。"
段嘉伟年纪最轻,哪里见识过这样的场面,一时间瞪大了眼睛。
看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了。
四人刚入座,门口便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八个身着竹青色长衫的服务生端着铜盆鱼贯而入,盆中漂浮着新鲜的白菊花瓣。
净手仪式后,第一道鎏金蟹斗登场了。
它被装在白瓷盏中,斗上的金箔在烛光下闪烁着光泽,与墙上的墨色梅花形成奇妙映照。
"了不得!"老周率先用银勺轻敲蟹斗,发出清脆的"叮"声。
"这金箔下还藏着蟹黄粉!"他一边惊叹,一边舀起一勺。
金黄的蟹膏在银勺上微微颤动,老周深吸了一口气,:"这香气!竟有松露与蟹黄交织的复合香!"
入口瞬间,他猛地睁大眼睛:"了不得!蟹膏如丝绸般滑过舌尖,后调还带着淡淡的陈皮香!"
随后周老爷子也跟着品尝了这道包含了期待的鎏金蟹斗。
"火候极妙。蟹膏外层微凝,内里却如流金,定是用了冰火交替的蒸法。"他用勺尖轻刮盏底:"看这金箔,遇热不化,入口即融,用的是可食用金箔中的上品。"
李老爷子对鎏金蟹斗的兴趣不大,他把目光转向旁边第二道菜。
道松茸蟹肉,盛在梅子青釉盘中。
松茸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拼成一盏,盛手拆蟹腿肉,淋菊花高汤啫喱。
李老爷子夹起松茸蟹肉盏,对着仔细端详:"这松茸薄如蝉翼,却能保持完整形态,刀工了得。"
轻咬一口后,他惊喜地喊道:"松茸的野香与蟹肉的鲜甜竟在口中迸发,中间还夹着层薄薄的鸡油菌提鲜!"
老周也尝了一筷子,暗自咂舌称奇:"这松茸的纹路确实顺着菊花造型排列!最妙的是每片松茸下都垫着蟹肉泥,入口层次分明却又交融和谐。"
“老周,怎么样?这菜要你的酒不愧吧?”段老爷子得意地看了一眼两位老友,慢条斯理地夹了一筷子松肉蟹肉进嘴。
果然味道鲜美,令人惊艳。
吃过了松茸蟹肉之后,大家的筷子转到了下一道菜。
御笔蟹黄酥,被做成毛笔形状,笔毫用炸酥的蟹肉丝制成。
段嘉伟头一次见识到这样的菜品,看着一点都不像吃的东西,反倒是像艺术品。
尤其是当李老爷子持"御笔"蘸醋书写时,他更是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下子就逗乐了在场的两位老人。
同时也让段老爷子气的有些吹胡子瞪眼,感觉到有点丢人。
“看来我的书法水平还可以,没有退步。”李老爷子自我打趣道,看着自己盘子里写的字,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老李这'鲜'字写得比平时书法展上的还飘逸!"段老爷子哪怕心里不太高兴,也不得不承认自家老友的书法确实写得不错。
老周才不管这个字到底好不好看,他更在乎的是好不好吃。
他直接从老李的手中抢过"毛笔"咬了一口:"妙啊!这蟹肉丝炸得酥脆,内里却保持着湿润,中间还藏着流动的蟹黄酱!"
这副贪吃的模样,看李老爷子是直摇头:“这老周一点都不懂风雅。”
吃完了“毛笔”之后,老周又瞄上了下一道水晶蟹藕冻。
藕丁琼脂冻为底,顶层蟹肉冻雕重阳糕纹样。
他用筷子轻轻戳了戳这道菜的表层,"这冻晶莹剔透却不散,定是用鲟龙鱼骨胶熬制,才能既透明又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