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君子大丈夫(第2页)
历数李家宗妇,都是大族出身,当年的皇室秦家占去了半壁江山,青丘山苏家又占去了一部分,剩下的也如李元会的苏夫人一般,有道门内部的显赫出身。
大掌教嫌弃玉夫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认为她出身不行。
这倒不是大掌教秉持所谓的贵族血统论,而是从纯粹的家族利益角度出发,所谓两姓之好,不是两人之好,成亲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家族之间不讲感情,只讲利益,门不当户不对的潜台词就是利益不够。
从个人层面出发,李青玄上位本就艰难,若是妻族不能帮衬一把,那就更难了。
典型例子就是齐大掌教和张夫人的婚事,张夫人出身正一道张家,齐大掌教上位,以及齐大掌教平叛,张家都出了大力。
齐大掌教也没亏待了张家,当时李家和姚家都遭受重创,张家一度成为道门第一世家,再加上张家人自己争气,出了个好苗子,被齐大掌教收为弟子,也就是后来的九代大掌教。
至于齐大真人跟九代大掌教争权都是后来的事情了,齐大真人暗暗反对乃至偷偷瞧不上自家老父亲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爹,你当年下手就是不够重,更不够狠,不过您放心,只要有我在,道门就只有一个声音,没人能翻了天。
齐大掌教和张夫人的模式才是大掌教想要看到的联姻。
正是出于两方面考虑,大掌教对这位玉夫人很不满。可对于已故长子的亏欠心理,大掌教又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李青玄。
总而言之,玉夫人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正是要好好表现,以期扭转大掌教的印象,可不敢任性。
李青霄笃定玉夫人的这种心态,认为她不会在自己身上投注太多人力物力,所以大胆放心回家。
不出意外,祖宅还是老样子,积了一层薄薄的灰。
自从天门之人来过之后,就再也没人来过。
正好赶上年关,李青霄把里里外外全都打扫一遍。
六品道士其实不算个小官了,放在一些小地方,也是县城权贵,逢年过节,上门送礼的人能踏破门槛,作威作福,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