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祭祖惊魂 效果如何,还待进一步验证……这一年的年夜饭草草吃完,最重要的是第二日的祭祀,家家户户一大早都要祭拜祖先,以示敬意和祈求保佑。(第3页)

没成想,寡母收到他考中秀才的好消息,整个人绷着几十年的心气一下松了下来,身上的各种病反而猛地一下都发了出来,没多久就去世了。

他孤寡一身,本以为说亲愈发困难,没成想凭着秀才身,得了县里粮食铺子郑掌柜的看重,娶了郑掌柜家的小闺女。

可天不随人意,连着考乡试考了许多年,从杜秀才,变成了杜老秀才,仍是没考上举人。

杜老秀才觉得自寡母走后,自己时运不济,且过了不惑之年愈发心灰意冷,索性就回了小集村,在村里开了个杜家私塾。

收了附近几个村里的小童读书,也是报答当年村里人照顾他们孤儿寡母的意思在。

而村长家和冯林家向来是村里最富的,村长家里地多地里的出息多,冯林家在镇上开的杂货铺子,每日都有进账,故两家建的房子也都是青砖房子,是村里最气派的。

至于刘麻子家,倒是奇怪,一直在村里种地,家里一个闺女刘甜儿,还没说亲,小儿子刘富贵方八岁大,跟着杜老秀才在读书,哪里来的钱出十两银子的银差。

八卦的谢老娘兴冲冲的去村里走了一圈,打听了回来,原是刘麻子家的闺女刘甜儿,因相貌好,八字也好,瞧着好生养,许给了镇上的许老爷当填房,给了二十两聘礼银子,才出的起这个钱。

二月初八,天仍冷的紧,村里去服力差的人在村口老槐树下集合,一半青壮郎君,一半年纪上来的老汉子,都穿着满是补丁的夹袄。

有的棉絮已露出来,有的脚上只一双单鞋,就这样由里长领着去县里,由官府分配到时修哪段路,

虽说修路每日里由官府负责管饭,但是粮食有限人又多,绝不可能让你吃得饱。

且每天天一亮就要开始干活,先填补坑洼,清理杂草,再用锄头、铲子平整路面,或是加入砂石夯实土壤。

有些路段还需要挖设排水沟,县城里面还要用石板、砖块铺设路面,总之,活计十分重,干不完活说不定还会被差役打。

这大冷天,人的身子一直干活,却吃不饱饭的话,就容易病倒,一病倒又没有及时找大夫吃药,是很难撑到一个月的。

故村里的男人们都带了包袱,包袱里基本是可以存放久些的饼子和杂粮馒头,再就是一双鞋一套衣服,还有一些银钱,俗话说穷家富路,钱是人的胆,万一遇上啥急事难事,有钱就再是不怕的。

里长看人都到齐,也不再多话,直接一声令下出发,各家男人们就跟着里长往前走。

路上的雪已融化成雪水,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的,沾了雪水湿答答黏糊糊的,难走的很,一踩一脚泥巴,不一会儿,脚上的鞋就已是泥泞不堪,走路的速度就自然慢了下来。

许老爹吹了一会儿子风,身子就开始受不住,猛地咳嗽起来,脸咳得通红,枯瘦的身子也越发佝偻。

擡头望着前面的刚满十六的许二哥的背影,一想到孩子万一有个啥闪失,心里就难受的紧。

许二哥彷佛感受到许老爹的目光,回头看了他爹一眼,摆摆手,让他爹赶紧回去,就自往前走去。

倒春寒的风,依旧刺人的紧,各家女娘婆子看着自家汉子慢慢走远,都是满心的心酸和担忧,有的媳妇子已是担心的掉下泪来。但无论如何,担心也是无济于事。

上头的一句话,就变成底层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压的人喘不过气来,人能活着,就已是奢侈。

谢芳草瞧着也觉得心酸,经历了和平年代,再经历这个世道,才真正明白,历史的发展,有多么的残酷。

只求着老天爷开眼,保佑村里人能平平安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