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国风手艺 若是不想这样过,又能做些什……(第2页)

转头又夸周氏会调理小孩,是一等一的手艺人,夸谢芳草身上衣裳做的好等一通子话,谢老娘听着不对,忙又细问,刘麻子媳妇才转入正题,细细解释起来。

原是看周氏绣工好,想跟周氏学几天绣手帕的手艺,几天能学什么手艺?

其实也就是让周氏帮衬着做的意思。

这刘甜儿五月十八的好日子,嫁的镇上的许老爷已是有两个儿子,且都娶了媳妇了,刘甜儿过去是给人当继母的。

到时儿媳妇给婆婆奉茶,刘甜儿是要给回礼的,她这当娘的就这一个女儿,心肝肉似的疼,就帮忙考虑着。

到时一个儿媳妇给两条手帕,又好看又体面,亲戚们也会觉得刘甜儿贤惠手巧,再不会轻看了刘甜儿这村里来的继母去。

谢芳草好奇的看着“要高嫁”的刘甜儿,鹅蛋脸弯弯眉,容貌丰美,气质娴静温婉,半点没她娘的八面玲珑样子,也根本不像村里的姑娘。

上身穿一件淡绿色的短襦,下身着一件青色襦裙,短襦下摆微微收紧,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的身姿,虽不是贵重的布料,但因人好看,怎么穿都十分好看。

刘甜儿心里本就觉她娘十分疼她,为她考虑良多,这会子又听她娘亲口说的心肝肉的话,更是心里感动不已,亲热的挽着她娘的胳膊撒起娇来。

忽又想着这是在别人家而自己还未嫁人,又很是羞涩的低下头去。

谢老娘听着这番解释,又想着刘甜儿到时在许家站稳脚跟,说不定能有用得上的地方,于是再答应不过。

刘麻子媳妇和谢老娘两人自是皆大欢喜,定好刘甜儿每日下午过来由周氏教她绣手帕,方欢喜家去。

谢芳草看向自始至终没有发言权的周氏,又望着嫁了老头当继母仍欢喜不已的刘甜儿,甚觉十分没意思,对自己的未来,也多了些仿徨。

谢芳草如今大一些了,有时遇见村里的叔叔婶婶,也能搭上一些话,平日里旁敲侧击的,已是知道如今好像是明朝天启年代。

谢芳草对天启这个年代也没个概念,印象里只记得最出名的几个年代和几个皇帝。又暗自想着,没印象说明是好事,是个没啥大事发生的年代。

这时代的小孩夭折的多,村里的娃长到五岁才算真正立住,长到五岁的谢芳草,没有任何人怀疑她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也算是成功茍下来了。

而这未来几十年如何过,也该好好思索思索,其实谢芳草没有什么大理想,就想普普通通的过一生,便好了。

但这个时代,真的可以普通的过吗?

没有退烧药,稍微生病可能就会死,女子没有地位,人们普遍认为对女子最好的夸赞便是生了个儿子。

连许桂花,都说以后要嫁个家里不用喂猪的,因为喂猪太累了。

自己若是什么都不做,可能就真的只能像这时代所有的女子一样,嫁人生子,按部就班过一辈子。

若是不想这样过,又能做些什么呢?谢芳草默默把如何过这一辈子这件事,提上了日程。

*

临近端午,周氏早一日就洗好了糯米和干粽叶,又提前浸泡了一晚上。

第二日跟陈氏一起将粽子包好,又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再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两个时辰,直到糯米熟透,方是好了,只等着端午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