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三十四章 兰亭序贴(第2页)

 至于写字这件事,起初杨猛还是十分不理解的,不过在桃姐亲身为他示范了几次其中含义后,如今每当练拳疲惫之后,杨猛便会主动地苦练书法,终日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贴》。

 按照桃姐的说法,形意本是脱枪为拳的技击手段,而古枪法据传则是王羲之的侄子王泯之,用古天文测量的工具——枪,发明而来。

 所以王羲之的笔法,也可视同为枪法之母法,其笔杆即是枪杆,其书写的字之所以可以入木三分,更是说明书法与枪法本就是绝对相通相成的。

 杨猛很擅长倾听,同时更擅长发现,在苦心钻研《兰亭序贴》一个多月后,渐渐从那些纤细的笔画中,发现了雄劲浑厚的发力技巧,同时也从每一笔中看到了‘阔点为圆、缩圆为点’的动势与道理,一寸大小的汉字之中,不觉化作一条条三米大枪,在方圆之间字里字外的扎来挑去……

 《兰亭序贴》共三百二十四字,对于杨猛便好似三百二十四位形意拳师,在不断向他倾诉着暗合着自然天道的古朴拳技,短短的两个月里,便让杨猛忘乎所以,茫然不知身处何处,只是终日追逐着一枚枚汉字与形意大枪,奔走于脑海之中。

 奇妙的是,当杨猛感悟完《兰亭序贴》最后的‘斯文’二字时,拳脚之间明劲也终于彻底收敛,连太极打法中吐劲如针的的描述,也终于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

 练到这种程度,桃姐仍没有让杨猛放下书法这门功课的想法,只是又在一日与杨猛搭手的过程中,提醒他仔细看自己的手。

 杨猛定睛瞅着,眼见桃姐那双白净如玉的小手在自己面前竖起,随着拇指、食指、中指、小指一点点瘫软落下,唯独将那根无名指挺立出来。

 呃……

 感受到手臂上受到的劲力忽高忽低,杨猛不觉有些瞠目结舌,不知这个近似于后世的猥琐手势,竟然还会有这么奇妙的作用,更不知道当这根手指融入云手之后,还能将那软绵的柔劲再次松懈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砰……

 就在这一走神之间,已被身体还没康复的桃姐笑着一掌发出去老远。

 “王大虽得了太极拳的刚劲,但在柔劲上却也得了杨氏太极的真传,只是之前你连刚劲都还没练到家,所以我也懒得提点你柔劲上的变化,以免你贪多嚼不烂,你看这五指中以无名指最为迟钝无力,非得依附旁边的中指和小指方可活动自如,在武门的拳训之中,多称之为附指或连指……”

 杨猛点了点头,将双手竖起,努力地模仿着桃姐的动作,却发现即便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无法做到桃姐那般的手势:“我只知道这无名指的筋络与其他两指相连,却不知姐姐竟然能做到如此地步,更不知姐姐到底要对我说些什么……”

 桃姐微微一笑,整个身体顺着一股柔劲走动,其脚步如临渊涉水,其手又好似关门推月:“据杨氏露蝉祖师所说,这根指头才是杨氏太极拳真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