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三七一章 .雪庭恒沙

 ps:感谢‘锦书难托’和‘基因文’两位兄弟的月票,谢谢,这章是补昨天的更新,晚上再发一章!

 杨猛的速度不快。

 他独自行走在长江沿岸。

 之所以没有径直回汉阳,因为他知道,身后有人在跟踪。

 如果自己选择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汉阳,那么他相信,无论自己的速度有多快,都一定会有人及时地出现在途中拦截。

 因为他现在的状态,正处於前所未有的低迷,即便是最快的速度,比现在恐怕也快上不了多少。

 所以,杨猛干脆选择了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漫步。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哪怕是在体力完全耗尽,新力未生的关口,他的脸上仍然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以常人都不到的速度,缓缓地、悠然地漫步在江水沿岸的沙地上,好似在一边练拳一边揣摩着什么一样,一脚一脚地划沙趟泥而走。

 他的步履时而轻盈飘忽,时而重如山岳,然而每当脚尖落在沙地上的瞬间,却又偏偏都如玄鹤划沙一般,在沙地上留下一串串奇异的轨迹。

 那轨迹看起来似圆非圆,内中隐隐透露出最上乘的太极拳理和八卦游龙般的神意,看起来真是苦心钻研拳经的大师,在进行物我两忘的拳术升华……

 实际上杨猛此刻心中所思所想,也确实让他自己都有些茫然,反映到外相之后。自然是心无旁骛的状态。

 而这种外相,恰恰让他身后的对手,愈发无从捉摸他如今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

 更让他的对手琢磨不到是,杨猛便是凭着这一次次趟泥而走的动功桩法,暗中快速恢复着衰败的气血。

 这是他倾心钻研了多年的内家动功,与大刀王五传授给他的活马桩加以结合之后,不单是快速激活四肢百骸中骨骼筋络活力的不二法门,更可以快速激发心窍的活动,使得体力气血源源不断地在各处滋生……

 所谓一朝得道,受益终生。何况是心中有了明确方向与信念的武道大师。

 种种的算计与谋划。让这种难以言喻的形势,时刻都在发生着极其微妙的变化。

 偏偏跟在杨猛身后的那个人,在全程目睹了他与苦海妙可惊天的一战之后,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如何‘起死回生’。心中此刻显然敬畏多于杀气。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身上发出的杀气虽少,却也足以令杨猛闷头直行不辍,并根据脖颈上的寒毛炸立变化。一点点地估算到了他与自己真正的距离。

 雪庭恒沙。

 苦海妙可的衣钵传人,少林恒字辈第一拳术大家,罗汉堂首座苦行罗汉,自幼便修行禅宗秘典易筋经,精通少林三十六般绝技,三十九岁便抱丹坐跨的天才拳术宗师。

 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手,生生在杨猛身后缀了半天,不得其门而入。

 这才是抱丹与还丹境地间的真正差距。

 心灵修行上的差距。

 雪庭恒沙皱了皱眉头,手上却在颤动了两次之后,又有些颓然地放下。

 他看不见杨猛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可在其身后随行了良久之后,这才发觉只有自己的体力在渐渐的流逝,原本他预计该脱力倒地的杨猛,非但依然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样子,看起来甚至还有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