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二章 龙门石窟 大卢舍那(第3页)
龙门,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而关于鱼跃龙门的传说,便在龙门石窟。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穿着一身黑衣的杨猛,端坐在大卢舍那像龛石窟前面,感慨着李白这首名诗,心中彷佛有一点灵机触动。
他此刻的形象气质,已经浑入常人,看起来就像一个在参悟佛法的苦行僧,然而周围路过的行人,却彷佛没有看到他一样。
在得见真空如来以后,杨猛便将气血冬藏,将自己精进的武道意志抽离,保持着神游天外真空的奇妙状态,普通人看他恍如常人一般,扭过头去便可能忘记,将他当做空气一样无视。
自从离开了里高野的空海御庙,杨猛又暗中去一趟金刚峰寺,然而所行所见,却让他宛如嚼蜡索然无味,便放弃了去比叡山延历寺问道天台宗的想法。
武道修行到了他现在的境地,前方可谓无路可行,唯有从心灵修行方向上再次得到启迪,才能推衍出武道前路,而杨猛根据前世在网上吹水的经验,觉得自己唯有从前人留下来的名山古迹中才能寻找到一丝灵感。
如此一来,以日本这种小国寡民的格局,所留下的所谓遗迹和佛像,自然是让杨猛一无所获。
于是,在独自回国之后,杨猛便一路步行,来到了龙门石窟的大卢舍那佛石窟,企图从这座摩天巨崖的石雕佛像中,寻找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盛唐精神。
大卢舍那佛石窟中,共有九尊石雕佛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据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其右侧为大弟子迦叶,左侧为小弟子阿难,继而为普贤菩萨(左)、文殊菩萨(右),再加上英武雄健的天王,和咄咄逼人的力士,与主佛卢舍那佛构成了一组极富情态质感的石雕群体形象。
此窟开凿了三年,大卢舍那报身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单只耳朵便长达1.9米,以神秘微笑着称,若非过于巨大,早被列强破坏。
在列强派出的那些犹太商人和洋买办眼中,大卢舍那佛可谓“东方蒙娜丽莎”,乃是世界上最美的雕像。
而在杨猛此刻的视角里,这尊高耸入云的大卢舍那佛像中,却蕴含着一座十分神秘的心灵道场。
? ?感谢书友在2020年成为本书盟主,我今天看书友榜单才看到,兄弟你这个盟主给我来了一个零的突破嘿嘿!感谢‘晚上好啊’书友的月票和推荐票,感谢书友‘’和偃月神术的推荐票,转眼已经过去了十一年,感谢兄弟们还记得我,有你们的支持,我争取在年底把本书完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