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四四零章 善因妙果(第3页)

 杨猛看着身上穿着破烂百衲衣,长耳如坠,白眉似蚕的老和尚,一边大口吃着酒肉,一边美滋滋的看着自己,心里忽然灵光一闪,“凌云渡道场是你们少林守护的传承?”

 “若非这凌云渡,少林也不会遭受两次佛劫,到了雍正、和乾隆朝,更是百般刁难至今,把这好好的禅宗祖庭的道统,都零散分化遁入红尘……”

 老和尚眼中悲伤肉眼可见,口中吃喝不停,只是杨猛对这番话却并不完全赞同。

 “武周和会昌那两场大火,皆是佛门自找……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人是佛弟子,不过皆是小民的求生智慧,将田产托庇于佛门,为免除劳役税赋罢了,所谓月满则盈,佛门当年既不识天数,则必遭天谴人劫!”

 说到这里,杨猛的语气又缓和了几分……

 “至于雍乾二帝,不过是畏生怕死,痴寻长生的庸人罢了,你少林便是由得他们去龙门,他们也不过是水中捞月罢了……倒是少林当年的方丈,能想出将道统零落藏入民间的法子,反而符合了照见众生的大乘佛理,让道统不至于灭绝,更将佛法流入人心,所谓佛渡众生是为假,众生渡佛才为真!”

 “菩萨明因识果,众善皆愿奉行,如此看来,果真是老僧的执念太深,今日菩萨点醒,方知当年诸多方丈和长老之大智慧、大胸怀!”

 老和尚惊诧于杨猛对佛法的理解,但只略一琢磨,竟然觉得话虽难听,偏偏有种旁观者清的见解和味道。

 至于这些年,无数长老和弟子们为了传法,在民间过得如何辛酸窘迫,反而并不被佛性坚定的老和尚放在心里。

 “早听闻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今日亲身体会一番,方知古人诚不欺我啊……”

 杨猛见老和尚虚心受教,偏偏还是一副‘你尽管说教、吩咐,’的谦虚模样,心里顿时隐隐猜到,这一次的出关,说不定便是因果循环而至。

 “我与苦海妙可及雪庭恒沙曾结下前因,善恶不论,如今偏又进了凌云飞渡,再结下莫大之善因,老和尚到底想要什么妙果,你便直说罢了,我这一边听着,一边先祭一番五脏庙,免得一会让你气得吃不下去……”

 “菩萨言重了,众生不惧恶果,老和尚却不敢如此,菩萨与我少林的这番善因,需得精心呵护才是……您要不还是先吃饭,对……吃饭……”

 见到目的达成,老和尚美滋滋的嘿嘿一笑,先跟那店家呼喝了一声,然后又抓起牛肉往大嘴里塞去,看那样子,好似饿死鬼投胎……

 “店家,这牛肉再来十斤,牛肉热汤一碗,薄饼切上五斤,赶紧给老衲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