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玄素拳经》(第2页)
三人对视片刻,继而哈哈大笑,等到陈其美从正厅出来的时候,张金堂已经暂时拜别霍元甲,与陈真两人紧随在陈其美的身后,彷佛影子一般,贴身保护着这位沪军大都督,悄然地从后门离开了精武门。
像张金堂这种擅长镖行之道的拳术大师,如果真的贴身保护一个人,那么在这三尺之内,基本可以说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因为他在入关之前,便已迈入还丹境界,一身的功夫可谓是收发自如。
放,可如劲丹虚场一般,先知身外三尺蝉鸣鸟动; 收,则如藏杯水于层棉,滴水不漏,让人无从察觉。
且由于他这二十多年,一直在关外经营着镖行,其一身功夫,乃至于精气神,都尽用在未发生的时间里,防患于未然。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而张金堂的本,便是在百战之地沉浸了二十年的镖行。
一个人,若是在一件事上做到了极致,其对这件事的了解与感悟,自然近乎道。
道自生而无迹可寻,反馈其中自可名就功成,这才有了关外绿林好汉公推的‘镖神’之威名。
而陈其美在来精武门之前,便发动了上海国民政府的情报系统,甚至还通过青衣调动了中情局的干员,系统而又详细的调查了张金堂这些年的经历,通过对其以往雇主的了解,以及他在这行当中的口碑后,最后才真正生出要不惜一切代价,来招揽张金堂为己所用的决心。
杨猛和六大宗师留下的北斗道场,武门中已是人尽皆知,可陈其美从青衣的口中得知,其并没见张金堂和霍元甲主动去那道场。
由此可以断定,按照《西游释厄传》中借假传真的说法,他们两个拳术大师,距离窥探陷空洞内的心内虚空,应该还有一步之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步,在陈其美等常人眼中,自然只存于纸面之间。
可对于张、霍二位宗师来说,便一定是存在某种瓶颈,让这一步暂时化作了天堑。
武人修行到了他们如今这个境界,每一步的精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感悟,若是有了先贤传承或是高人指点,自然可以事半功倍。
所以,陈其美又拜托青衣多方打听,最后才刻意的从某位古董藏家的手中,淘来了那本张三丰手书的《玄素拳经》,以之当做打开张金堂和霍元甲心防的敲门砖,随后又毫不犹豫的奉上了早已备好的功名利禄。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何况是还没能成佛升仙的武道宗师。
武门便有千般好,也只是千人一面、一行一业而已。
而在当权者的眼中,武门在这千百年中,无论这些武夫的功夫练至多高,大多数的时候都与常人一般,难逃功名利禄这四字。
功夫越大,越在乎自己在武林中的名声。
功夫越强,越不愿安于平凡和贫穷。
这便是武人,血气方刚,身怀利器,杀心频起,但也偏偏正是如此,大多性格有些急躁,同时文化也多是不高,底层的武人甚至可以为了碎银三两,便与人打生打死,实是难逃名利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