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五零九章 黄公馆八生(第2页)

 这一场流水席,足足摆了三天,算是答谢归德府的江湖朋友,包括一些邻里之间甚至是路人……

 于是,这场拜师宴,自然是在皆大欢喜的场面中圆满结束,至于杨猛夫妇和归德五子,早已与王秋生和梁海提前一天,悄然的踏上了继续南下的火车。

 而在另外一边,无数接受到最高指令的日谍,则借着各自身份的掩饰,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从四面八方向商丘聚集,让刚刚冷清没两天的南湖客栈再次爆满……

 尽管杨猛已经恢复了状态,但在身边带着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自然无法再陪着若离四处闲逛,幸亏有了梁海这位荣字门的高买,对于沿途一些地方江湖上的规矩可谓是了如指掌……

 事实上,在这位高买的穿针引线之下,一路上的八门江湖不仅没有对众人的行程造成阻碍,甚至还起到了相当大的遮掩作用,一路上只改头换面了两次,便安然无恙的从陆路进了上海滩。

 九月末的上海,气温不再那么炎热,天气开始以多云和雨天为主。

 当众人来到上海时,恰恰又赶上了一场秋雨,气温不冷不热,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只是在这个时代,多雨的季节,便代表着多病和多灾,今年的夏季,只有浙江发了一场大洪水,可对于所有南方人来说,当地的雨水若是下了一天,那么便意味着城市会出现严重的内涝……

 尽管上海已经属于国际都市,在排水和排污的工程上,都算得上是国内第一,但那都是在各国租界和繁华的市中心,到了一些平民居住的区域里,一些地势低洼的街面上,混黄的污水便漫过了膝盖……

 小主,

 不过,这也难不倒老江湖梁海,只见他只是四处转悠了两圈,便从一间车行中领来了一列黄包车,一路趟水来到杨猛等人的身边。

 “先生,市区里到处都是水,夫人的身子可见不得潮气,不如大家都坐黄包车走,既不会被污水打湿鞋子和行李,还比小汽车更加灵活些……”

 出门在外,众人早已商量好了口径,统一称呼杨猛为先生,称梁海为管家,所以杨猛也丝毫没有磨叽,只是点了点头,便让众人齐齐地坐上了黄包车。

 四大五小,一下便包了九辆黄包车,在平日里或许还看不出什么,可在这淫雨霏霏的时节,又是到处内涝的上海滩里,这一路走得可谓是鸡飞狗跳。

 幸亏梁海去车行时,杨猛便曾告诉他,让他在车行和牙行里报上杜月笙的名字。

 如此一来,这些熟知上海的黄包车夫,仗着车行、牙行的背景,挡下了沿途的一些小麻烦,至于那些‘吊膀子’和‘拆白党’,一听说车上一行人,都是青帮杜小笙的朋友,便也乖乖的退了下去。

 不要小看这些黄包车夫,很多时候他们都有着一点帮派的背景。

 旧时有句古语,叫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车:指的是车夫,常常会抢劫或欺骗乘客。

 船:指的是船家,有的会到了河中央后,对乘客绑架勒索,甚至是谋财害命。

 店:通常指店小二,被认为是见风使舵,通过买卖消息泄露别人隐私的常客。

 脚:指的是脚夫,经常会在搬运过程中,将客人的财物私自偷走。

 牙:则说的是牙行或牙纪,包括人贩子和媒婆,都是以隐私或缺德的手段谋取私利。

 这句话放在后世看,必然是以偏概全,但在旧社会,这五行中的人即便没有明显的罪行,但由于职业原因,常常损害他人利益,大多数人都对这五门职业极不信任甚至是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