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五四八章 英雄出草莽(第2页)

 花爷感慨了一句,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走出了火车站。

 长沙火车站,去年刚刚建成,位于京广铁路的中间站,人流其实不小,而当众人走出来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经渐渐有些发亮,各式各样的商贩都涌了上来,只是当梁河眉毛一立,大多数人便彷佛看到了恶犬,顿时一哄而散……

 “你t娘的,收敛着点,别把人吓坏了!”

 花爷笑骂了一声,随后在徒子徒孙们的安排下,与梁河各自上了一辆黄包车,在车夫的引领下,向着长沙小楼驻地跑去……

 一帮凶神恶煞的汉子们,就这样围在两辆黄包车的外面,撒开两腿整齐划一的跑了起来,沿途的行人和商贩都被他们吓得鸡飞狗跳……

 “如此招摇过市,那些有心人想不注意大概都不行了……”

 花爷坐在黄包车上,渐渐陷入了阵阵的沉思与回忆。

 当年他曾带着一批好手,为某位大人物来长沙做了些脏活,只是对方的实力也颇为强劲,又有官府的庇护,逼得他不得不通过青帮的规矩,向当地青帮的两大堂口求援,并在两位丹境宗师杨锡九和曾三江的帮助下,才把事情处理的圆圆满满。

 只是十几年过去了,一切都已时过境迁,此次来长沙之前,听说杨锡九和曾江昔日的好友,因为两帮的划渡业务,如今竟被架在了上面,而堂口那些中低层的兄弟,则为了这口饭食,打得是头破血流……

 “若是能通过政府的关系,将这两位宗师堂口的麻烦摆平,那么,此去九江的水路,就算是畅通无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清末以后,漕帮的业务越来越少,最后都演变成了依靠码头吃饭的城市黑帮,而在南方多水之地,青帮便渐渐取代了漕帮,在全国各地依靠水湾、码头、港口,粮船、盐船和摆渡生活,而在长沙的青帮里,便有两个比较有名的堂口。

 一个是傅家洲附近的杨家帮,帮众多以打渔为生,也有划渡的业务。

 另外一个则是在龙王港流域的曾家帮,同样打鱼为生,参与划渡业务。

 这两个堂口都是长沙的本土帮派,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甚至还因为同属青帮的名分,保留着一些香火情。

 然而,随着裕湘纱厂在银盆岭建厂后,每天都有很多工人从草潮门渡到银盆岭,使得渡江业务变得非常兴旺,两家便因争夺草潮门码头至银盆岭码头之间的渡船生意,经常发生冲突,甚至还在酝酿着大规模的械斗。

 江湖也好,帮派也罢,涉及到整个帮派赖以谋生的手段,什么香火情分都已无用,真正能够左右江湖纷争的,唯有利益。

 “小楼那边宋先生传来消息,让湖南政府出面,整顿草潮门和银盆岭两个码头渡业,划定各船帮的码头和泊位,发给执照,固定码头权……”

 谭延闿坐在办公桌前,听到秘书给他转述的话,起初还有些难以置信,堂堂国民党党魁,竟然会对这江湖上的小帮小派的饭碗感兴趣,然而转念一想,便瞬间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他们的援兵今天到了?这是准备要走水路离开长沙?”

 “天刚放亮的时候,一群青帮的人坐火车进了长沙,在我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据说已在小楼驻地安顿了下来,三名高手带队,领着四五十个青帮红棍和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