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阴阳:知雄守雌(第2页)
说到这里,杨猛略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才继续说了下去……
“我记得,《道德经》上曾有言,‘知雄守雌,自成阴阳’,既有刚柔并济,亦说出了阴阳同体的哲思,我认为,这看似简单的八个字,便藏着天地之间的大道法则……”
“哦?”
在座皆为丹道大师,一听杨猛说出的八个字,脑海中顿时就明白了他要表达的想法。
自古能成大事者,几乎都是双重人格。
一面冷酷无情,杀伐果断,脚下踩着累累尸骨,一面温柔博爱,慈悲大度,手上捧着万家生民。
这种双重人格,包括但不仅限于开国的帝王,还有一些治世能臣,或是在其他领域成功的枭雄,但最基础的要求是,有一个伟大或是胸怀天下的灵魂。
拥有这种情怀的灵魂,无论是文成武德,灵魂上几乎都是雌雄同体,刚柔并济,即便曾经也年少无知,但当他成长之后,或是活到了极致,必定知雄守雌,自成阴阳。
这一点应用在武道上,最贴合太极拳和八卦掌的拳理,但在其他诸多拳术流派的拳理和心学中,亦有极其深刻的体现。
自从杨猛踏上心外真空之后,他对当年形意拳的祖师郭祖深与八卦掌董海川将二派合流,并称形意八卦之事,对两位大宗师的眼光和胸襟暗自敬佩。
八卦掌外示雌柔,内蓄雄刚,行拳时如江河处下而势不可挡,知其刚强而不争锋芒,守柔弱以蓄势待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形意拳雄性阳刚,外露味为雷霆之力,内雌作渊海之容,外敛锋芒如绵里藏针,内凝精神似潜龙在渊。
“我以为,守雌,亦孕育着破晓之机,知雄处,则暗含归藏之道,在武者的对决中,格挡化劲为“雌”,反击透骨为“雄”,拳路转换瞬息万变,阴阳自然皆藏在攻守一体之中!”
杨猛一边阐述心中的想法,一边对着白夜老道展示着他的太极拳……
“以虚御实,借势成圆,大树摧折于飓风,芦苇存活因俯仰——守雌实为更高明的掌控。兵法中“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书法中“逆锋起笔,藏而不露”,皆是以雌态引动雄力!”
白夜老道见此,不禁也有些技痒,上前一步,伸出一只手臂,与杨猛的胳膊轻轻的搭在一起。
两人对视了一眼,彼此微微一笑,知道在场这些武道大师,对杨猛最后考较的时刻到了。
民国现有的太极拳势,流派可谓众多,而同练太极拳的人彼此搭手,几乎都会首选云手,来试探和感知对手的功夫深浅。
云手的风格多样,但各个太极流派无不将云手称之为“母式”,而各派对母式的锤炼,将流派关于武道的哲思和神意,融入其中。
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自然有内外之别。
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