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六七一章 红楼夜宴(第2页)

 而那些年岁过大的武林名家,往往因为生活优渥,勇气渐失,一旦心存顾虑者,饶是惊才艳艳,却也难以迈过那一步生死大限!

 第一个打破虚空出关的,正是将八极拳练至巅峰,号称刚拳不二打,神枪李书文; 第二个则是在杨猛以真空幻境,暗中辅助碎虚破关成功的老恩师,形意大宗师李存义; 至于第三个,也算是实至名归,是洪拳大师,广州民团总教练黄飞鸿大师; 至于第四个,则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竟是曾在天下第一武道大会上一战成名的佟千钧,如今竟然做了杨猛的嫡传弟子。

 也有一些年岁偏大的老牌名家,之所以没有急于突破,其实也是想着再好好打磨一番,想来便完全可以压住心中警示……

 杨猛见此,自然也不敢告诉众人,自己大概可以通过真空幻境,来帮助有破釜沉舟之心的大宗师打破虚空……

 无间弥陀说了很多话,但杨猛只对其中试探自己的那句揠苗助长表示了认可。

 若是自己真的毫无顾忌,帮更多的老牌名宿突破虚空,一旦传扬出去,真的未必是什么好事。

 人心隔肚皮,除了红楼那些自家人,其他人大多数与杨猛相交不深,若是将他这特异之处宣扬出去,那么迎接他的绝对不会是尊重和爱戴,反而大概率会是列强不计代价的围剿了……

 所以,在没有其他念想之后,已经获悉前路的诸多宗师们,自然也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返程,哪怕已经突破的这几位,也是在今天集体向杨猛辞行,准备返回各自的家乡或是生根之地。

 中国自古就有故土难离的说法,更何况是这些年岁已高的武门名宿。

 小主,

 所谓‘禽兽栖山而安,鱼鳖处水而生’,他们闯荡了大半生,自然不会离开自己的根基,否则没有了地方上的人脉加持,一旦易地而处,也就等若失去了最强的威势和名望。

 “强者需知所依归,行者当明心所向……”

 在这个时代,能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已经算得上是人瑞了,对这句话的理解,也绝对是炉火纯青,即便是成就虚空武圣,也绝不会忘记自己一路走来的根本。

 所以,尽管有些不舍,但他们今日的辞行,早在杨猛的预料之中,不仅在红楼顶层安排好了丰盛的宴席,更是早让青衣为众人一一准备好了程仪……

 这是武门的规矩,也是同行交好之后才有的互相帮衬。

 程仪的多少没有定数,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而来,而接受这份程仪之人,也不会有任何不安,因为这都是彼此认可的表现。

 若是有朝一日,一方落难,寻上门去求助,哪怕是生死之事,另外一方也会义无反顾。

 这个时代的人,首重便是承诺和忠义,依照规矩做事,口中认下的事情,都是万不能有反悔的,否则便会受到所有人的唾弃。

 杨猛在酒席上的托付,那便是与众人不在外的表现,现在众人离别在即,安排多少程仪和礼物,大家也都是拿的心安理得。

 大多都是过命的交情,身外之物算得了什么。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喝得愈发高兴,在头顶的星空照耀下,气氛愈发热络,时不时还有人来了兴致,对酒当歌,只是众人终究只是武者,并非那些夜夜笙歌的纨绔,宴会只进行到亥初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