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七四五章 试问禅关 海纳百川(第2页)

 故而,临济演彻不得不南下洪州(南昌),以临济宗法脉禅主之名,通过洪州禅派的名义,召开了南禅法会,并邀请五派七宗隐世不出的武圣出山,誓要将禅宗至宝请回南禅,关键是此战胜者,还可得当政的袁世凯敕封。

 无论杨猛如何看不上袁世凯,可他才是这个民国第一人,换做前朝,那也是九州共主之位。

 菏泽神会,得了唐肃宗李亨敕封为禅宗七祖,才确定了南禅一脉的禅宗正统地位。

 南阳慧忠也是做了唐朝三代帝师,才真正调和顿、渐之争,消弭南北两大禅教的对立情绪。

 临济演彻若是能得袁世凯敕封为禅宗法主,即便在佛学禅理的造诣上,达不到禅宗二祖甚至五大宗匠的高度,可在后世禅林的记载中,称他一句‘冀州大士’绝不为过。

 所以,临济演彻与杨猛之间的矛盾,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无法调和的,无关正邪胜负,而是涉及到法脉传承以及宗派道统的大事。

 五派七宗法嗣虽传承艰难,可那只是禅理佛学,而其中一些隐脉的武圣,从晚清至今也不过一二年而已,这等历经两朝的禅林迭宿,难道就不想成就菩萨大士果位?

 临济演彻南下之前,袁世凯便承诺过,禅宗竟然曾有过‘并州二大士’和‘洪州三大士’,如今出个冀州三五大士自然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一面是修行一生也未必可证得的菩萨果位,一面是素不相识的对立之人,谁会只因一件木棉袈裟,就甘愿奉杨猛这般武夫出身之人,为当今禅宗法主?

 所以,徐树铮的阳谋布局,在临济演彻的穿针引线之下,可谓是水到渠成,甚至为了让五派七宗减轻顾虑,只需他们拦在去湖北的必经之路上,便可将杨猛一举成擒,换做任何一人,都必然会尝试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当杨猛等人的军舰,沿着长江下游,一路到洪州之后,便已经毫无遮掩的暴露在了洪州禅林的眼中……

 当然,在来时的这两天,杨猛也通过上海和南京的电报,了解到南禅五派七宗,已在江西布下了天罗地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禅宗武圣也好,临济演彻大师也罢,终究还是逃不出名利二字……”

 杨猛与八大武圣下船后,还没来得及分兵行进,便接到了来自五派七宗的法帖,堂而皇之的邀请他及同行诸圣,去湖口石钟山参与禅宗法会。

 “看来,这场鸿门宴,我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了!”

 杨猛拿起请帖,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然后看了看其他武圣,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发出了一声感慨……

 “这些南禅高僧,搞了一个‘试问禅关’,来试探我得了木棉袈裟的几分衣钵,若是不去,便是自认心术不够,德不配位,若是去了,自然便要任由他们出题,来拷问一番我这个衣钵传人!”

 “这帮老和尚,果真是抠门的紧,人家项羽要杀刘邦,还搞一个鸿门宴,他们倒好,连个酒宴都懒得摆,直接就要拷问你的道心禅关,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去应聘他南禅的和尚,上杆子去做他们的法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