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八五六章 筹划北上 九大坐馆(第2页)

黄行听到杨猛的建议后,眼中不觉一亮,立即表示这个策略,显然要不激进行事更为妥当……

“一动不如一静,如此行事,既不会给袁世凯发动战争的借口,同时还能以内阁之位,不断招贤纳士,拉拢和分化各省军政府中摇摆和敌视袁某人的势力,将政治手段光明正大的利用起来,再不断发动舆论之能量,稳固我方大义之名……”

沪军第一军的军长,也是陈其美的心腹爱将吴学军,听到黄行如此一说,也忍不住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一来,便可为各地督军争取更多的时间,既不耽误各省扩军备战,又可威慑更多的摇摆省份,等到条件成熟之后,那些骑墙派也并非铁板一块,到时候对袁世凯的态度,自然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军的军长,名为王志丹,虽说二军是新军,但其实本就来自沪军之前裁撤的民军,也算是陈其美的老班底……

“到了那个时候,新内阁的组建与完善,才算是水到渠成……届时只要我等在上海振臂而呼,便可倒逼袁世凯不得不继续妥协!”

“如此甚好!”

陈其美听了手下两大爱将表示赞同,顿时满意的拍了下手掌,心里对此渐渐也有了计较。

孙大炮虽没能亲自来沪,但在座众人里面,核心四人都与他关系莫逆,如此稳妥行事,想必也能给他一个交代,既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壮大南方派的声势,又可加速扩军备战,可谓一举多得。

自从去年以来,南方派的态度暧昧,令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眼下若是能与北方达成妥协,各地政府自然乐得继续骑墙。要知道,这一年来,各地驻军的督军,为了获得军械和粮草物资,已有大半投向了袁世凯。

剩下的小半省主席中,除了四五个省份是强硬派主政之外,其他省份包括南方多地政府,都从坚定的共和派,转变成了待价而沽的中立派。

袁世凯为了保存自身实力,又不愿激化与中立派之间脆弱的信任,这才迟迟没有动兵。

可若是依照渔父的想法,想要只凭借纯粹的政治手段,就要让袁世凯甘心接受大总统权利被削弱,实在是有些不够现实。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赵秉钧在踏上北归的火车时,对此次谈判中的一些争议之处,态度仍是十分强硬,若是到了北京,状况只能比现在更差。

北京城如今,乃是北洋大本营,被袁世凯经营得水泄不通,一旦双方谈判破裂,随行的一干人员,恐怕都有被直接扣押的风险。

“渔兄,非是我等贪生怕死,而是此次北上之行,皆为敌后,万事须得多方考量……否则,一旦有个差池,很可能就成为开战的导火索,届时,南北之间便再无任何转圜的余地了……”

陈其美在上海经营了这么久,自然深知在自己的地盘上,只要手上掌握着成建制的军队,想要整死几个人甚至上百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他一直在劝阻渔父亲自北上,并建议他也学袁世凯,派出自己的谈判代表,避免给袁世凯抓住任何机会。

众人一番商议过后,最后初步定下了北上的人选后,便纷纷离开了督军府。

而杨猛通过王亚樵,得知汤金水已到上海,并在炎黄会与黄三祥等人一起,又不得不折返回督军府,邀请陈其美作为盟证,晚上一同去红楼赴宴。

“哦?洪门的动作倒是蛮快,那就让月笙和祖焘一起,去通知剩下的那九个坐馆,晚上坐在一起吃个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