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九一二章 白山黑水 龙游大海

1913年的京奉铁路,主干线的全长大约840公里。

 

从北京正阳门东站始发,途中要跋涉140公里左右到达天津。

 

以现在的火车速度,大概需要5个小时左右。

 

当他们即将到达天津的时候,警卫团的电报组,忽然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情报站的密电。

 

“天津站,大批军警调动,疑似接到密报,放弃计划,直接出关!”

 

这份密电看似无关紧要,可却打乱了渔父提前下车,与佟千钧和陈真中途转道南下的计划。

 

天津至山海关,大概有300公里,一旦出了山海关,再想回到关内,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不可容日而语。

 

然而,北京情报站的密电,同样不可忽视。

 

因为那可能是自己的同志,用性命换来的情报。

 

“去一趟东北也不错,早就听师傅说,塞外的风光,别有一番天地,北京和上海之间,如今已势同水火,先生的安危干系太大,既然北京站突发密电,我们就绝不能过于冒险!”

 

佟千钧在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

 

虽然渔父先生才是此行的决策人,但北京一行的结果,还有那些伤亡的同志,也让渔父感觉到整个革命党的过于理想化,在政治斗争上经验的不足,不仅一再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也低估了袁世凯对军事独裁的渴求。

 

“也好,那便去关外看看神猴的布局,他曾经跟我说过,若是去了辽西,走海路回上海反而比走陆路更安全!”

 

关于东北如今的现状,杨猛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人都清楚,同时他更清楚,未来的东北地区,究竟会面临着怎么样的苦难。

 

所以,在中情局毕业的学员,这几年每年都会有十分之一的精锐,被王亚樵通过各种渠道派去了东北……

 

如今的东北,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军事存在众多,可不止只有东北军。

 

南满的小鬼子,北满的老毛子,都是中情局的重大目标,而这种风险极高的敌后地区渗透工作,虽然风险极大,可对学员们的历练强度,却也同样是国内最大的地区。

 

更有意思的是,上艺学院出来的学员们,可不都是纯粹的学院派。

 

除了一部分学员,选择混入几支东北军来锤炼自身,大多数桀骜不驯的刺头,反而都是伪装成各种工匠、技师或商人,先接触到当地的一些老百姓,借此一点点的融入了东北当地的社会环境……

 

这种模式的开展,也让杨猛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于是,这种游离于各方势力之间的民间势力,加上那些混入军队和政府的同学助力,暗中组织起了第一层隐蔽的情报网络……

 

这些经过多年专业培训的精锐学员,在到了关外之地以后,就仿佛龙游大海,鱼游浅底,几乎是都撒了欢的往死里蹦跶……

 

毕竟比起一穷二白,他们的身后还站着中情局这个庞然大物,更能通过在东北军中的同学,获得一定的情报甚至是物资支援。

 

比起其他省份,东北这个地方遭受的苦难,远远超出了后世网络上的计算与想象。

 

杨猛前世就出身于东北,对白山黑水向来都情有独钟。

 

如今既然有了这个能力,自然就想为这片生他养他的地方做些什么。

 

东北敌后渗透计划,就是他做出的最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