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九三零章 海外洪门 开枝散叶

海外华人,特别是一代和二代华人,会有完全不同当地文化的特质。

 这种特质源于儒家理念,‘修身齐家’的传统,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族式的紧密社会网络。

 中国人“重视家人“的特征明显,与西方直率风格不同,华人情感更加含蓄内敛,表达常采用‘纸里包火’的方式……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塑造了华人‘漠视舒适’的生存智慧,克制力、忍耐力和适应力,则分别来自于儒家的‘中庸’、佛家的‘忍辱观’和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华人的身上,有着一种以静为美的品质,罗素曾评价中国人‘淡泊物质’,将忍耐视为重要品质。

 所以,同样是修行国术这种杀人技。

 唯有华人血脉中的佼佼者,才懂得何时应该克制,何时应该奋起反击,以暴制暴,将国术在海外一点点传承下去,并因为血脉家族的羁绊,心中仍存有敬畏之心,避免国术被不法之人滥用。

 可若是将国术传授给异族人,需得先传授心学和武道之理,视其人品德行之后,才可以适当传授。

 手持利器,杀心自起。

 这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若是蛮夷种,心性偏激,便容易剑走偏锋,弑杀暴虐,唯有懂得克制与忍耐之人,才能从国术中感悟到,适合普通人的武道之意,本为止戈。

 可杨猛深知,未来一年,整个欧洲乃至大半个世界,都会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记名弟子身为华人,虽然都不能参军,但也有被卷入战场的风险。

 所以,他此次传授功夫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告诉他们,遇见战乱时,该如何第一时间求得生存,该如何团结海外华人,万众一心,保护华人社区在乱世之中生存下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为此,杨猛在这十天里,不仅传授了三十六人各种杀人技、战场技,还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中医技术,以达到医武不分家的水准为佳,即便在海外,也能通过治病救人来帮助华人。

 即便这样,杨猛仍不放心。

 根据每个人的体型、体重、臂长、腿长、筋络、骨骼和肌肉状况,将他们练了多年的拳术,或冷兵器的实战技法,进行最适合他们自身的调整与变化……

 以杨猛武圣之尊,为这些目前只是暗劲的精锐,来量身打造杀人技,自然是手拿把掐,到了十天的后期,这些记名弟子每人最低都掌握了三种杀招后,这才在最后一天,邀请了炎黄会的诸多高层,以及洪门的三山五老。

 “今日邀请各位,一来是做个见证,为这三十六人作为我的记名弟子,二来,让这帮弟子加入炎黄会,算是为他们扎职,以后便是咱洪门中人……”

 杨猛口中说的委婉,但众人还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是想让大家集思广益,想好这些孩子们的去处,不要在出海之后,再临时抱佛脚,若在异国他乡出了问题,岂不是好事变坏事?

 这第一批出海的三十六名教导生,既是中情局的宝贝疙瘩,又是杨猛的记名弟子,自然不能在出海之后,随意应付了事,甚至是被迫加入当地洪门做黑帮,最后事情没做成,反丢了性命……

 黄三祥想了想,决定率先给出些保证,也好让杨猛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