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宗师丹经残文

第九三四章 江南制造 兵学泰斗(第2页)

 对于这样注定会为自己所用的高级人才,杨猛向来都是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杨先生下的这一招明棋,真的是好谋算!”

 红楼顶层,陈兆锵坐在杨猛对面,看着他身旁陪坐的一干精兵强将,脸上的表情略显得有些苦涩。

 “孙子兵法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则亡,无委积则亡’!江南制造局身为国内三大军工基地之一,蒋百里将军将其视为沪军和赤潮军的生命线,陈将军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只需能保证枪械和山炮的正常生产,下面的人事变动,自然也就可有可无!”

 杨猛也不废话,上来直接点题,阐明了继续重用陈兆锵的前提,并将自己需要安插进去的人手和关键部门,都罗列在一张纸上,轻轻的推给了陈兆锵……

 “不过,制造局的警卫和行政人员,必须换成我们的人,这里是下面人拟定的名单,陈将军可以看看是否妥当,如有相知相近的人选,可以跟杨某当面提出!”

 陈兆锵接过名单,发现上面的改动,确实全部在警卫营和行政要职,至于关键的技术和专业职位,反而没有什么改动,心里不觉对杨猛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这些警卫营和行政人员变动,不会影响制造局的产能,我没有任何意见,原本计划生产的军械,我一定会保质保量的按时交付!”

 陈兆锵心知除非自己辞职,否则压根就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索性也不枉做小人,很痛快的接受了杨猛的条件……

 “很好,陈将军不愧是有名的实干派,我很期待未来与陈将军的共事!” 杨猛见此,顿时笑着举起了酒杯,与陈兆锵一饮而尽,心里则开始思虑,蒋百里临行之前,请自己帮忙完成的第二个件事。优品暁说旺 首发

 !“蒋军长离开上海之前,曾委托我帮助他建立一所真正的军事院校,我有意在这所军校中,加上一门军工科技专业,不知道陈将军以为如何?”

 陈兆锵喝完杯中酒刚刚坐下,听到杨猛忽然做出此问,心中既有些意外,又有些由衷的感慨……

 “民国高人贤士千万,唯独先生能将目光投向军工科技,思虑之长远,目光之独到,确在千万国人之上!”

 此时的民国,在军工科技发展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依赖于各地兵工厂,对列强的军械进行仿制,在这个基础上,有限提高着生产能力。

 所以,当陈兆锵听到,杨猛有志于改变民国军工科技,和产业知识十分匮乏的现状,他自然举双手赞同……

 “国内的军工产业,目前不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更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主要因为我们的军工技术,都是通过兵工厂内的师徒传承方式来传授,虽然部分兵工厂,会选派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但国内的军工科技教育体系,基本都在我局中!”

 说到这里,陈兆锵略微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若想从无到有,构建自己的军工科技教育体系,陈某以为,可将接受过国外先进兵工技术培训的专家,还有各地兵工厂退下来的资深老师傅们,都请来江南制造局,依托局内的工艺学堂,初步尝试培育新式的军工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