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 33 章 出头(第2页)
果然,大青驴攻击刘青青,他为阿青报仇出头是正确的做法。
打死他都不会说,昨夜他操作的时候,先故技重施,上石板把大青驴敲昏,然后再捆起来。哪知昏迷中的大青驴还能胡乱挣扎,幸好他捆得结实,手臂被踢了一脚,虽然没断,但也青黑了一大片。
好吧,家里的大青驴做了手术得修养几天,去城里的计划被打乱。
刘青青检查苗圃里的棉花苗,已经有一指高,得尽快分苗移栽到地里,家缺乏劳动力,请工移栽施肥浇水又是一笔开支。
家里一文铜钱也没有,她还欠着村长二十两的荒地款,必须尽快把木薯面变现,家里才能盘活。
她悄悄吐黑泥,为什么衙门不奖励她个千百八的银子,她就不用这么紧吧了。
当然,这就是吐吐糟,人家县衙奖励她一只壮年大青驴,顶得上□□两银子,她也很满足,毕竟,半年内,刘家成了有房又有车的人家,这在清水沟村还是头一份。
家里缺钱,大家伙都知道,吃早饭的时候一起商量,苏氏出主意:“之前买了好些细粮,还有许多,要不都拉去卖了,我们一天喝点粥配点野菜就省出来啦!”
刘青青摇头,家里人人身子亏空,特别是阿爹,伤了根本,现在看着光鲜,但若没养好,保准三天就躺下,倒时候请大夫喝药更是一笔大开支,不能因小失大。
刘慧兰板着手指头数:“上次你买的粮食,还有许多糯米,红豆、芝麻、糖什么的,家里都还有。端午节要到了,不如做些粽子卖,也能筹集些银钱。”
她顿了顿:“可惜只有小半袋子糯米,最多能做200多个”。
一个素粽子2文钱,只能赚四五百文,比起荒地款二十两,杯水车薪。
刘青青眼前一亮,是呀,今日五月初一,五天后就是端午节,家家要吃粽子,她们卖粽子能回笼一笔资金。
她双掌一击:“糯米少,但我家木薯面多啊!”
“我们做木薯粽子!”
木薯粽子,能行么?大家都没吃过。
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是,去哪里卖?
苏氏理所应当:“自然是去镇上,大青驴暂时使唤不上,我们早些起床做好粽子,天亮后推着车去镇上售卖!”
刘有山不赞同:“镇上舍得买粽子吃的,十不足一,我看不妥当。”他之前在镇上卖猎物,深有体会。
刘青青也考虑去县里,自家的是木薯面粽子,镇上估计接受度不高。县城人口多,口袋里有余钱的人多,对于新奇的东西,总会试一试。
刘慧兰和刘青青想的一样,赞同去县城。
苏氏戚着眉头:“去县里路程漫长,不方便啊!”没有青驴,靠两条腿得走到什么时候。
家里的情况特殊,丈夫和自己都出不了远门。只能让刘慧兰和青青姐妹两奔波,临近过节,走乡串巷的多,万一遇到人面兽心的怎么办?
刘有山安慰:“没事没事,我们借村长家的驴,把家什送进城,去老四家对付几天!”恰好把碗里的那对东西送过去,村长可稀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