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0章 上学去(第3页)
而且,夫子赵峰也是我们赵家的呢!”
因为赵姓的强烈要求。
村长勉为其难同意,只要是清水沟的孩子都可以入学。
刘家族学,改名为清水沟村学。
公平起见,作学堂的房子算是刘族出的,赵族负责装修。
铺设地板,安装门窗桌子,抹墙等。
村子里入学的孩子一视同仁。
就这样,清水沟村学初现雏形,分男学部,女学部。
许家房舍较宽,规划了幼学部和女学部。
因是第一年,六岁七岁八岁的孩童在这里启蒙认字,读满一年后,男孩转到刘家老宅的男学部,认识更多的字,学习打猎种田的技巧。
女孩升到女学部,除了学习文字,还要学针线裁剪。
从明年开始,只收六岁的娃。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帮家里干活,所以上学时间是天明到午时。
上次卖荒地,村子里共收入190两,上交国库后,返还村子19两,村长做主,全部划到了村学,还划了30亩荒地作为学地,收益完全由村学管理。
为了方便,由年纪大的刘有山任村学山长,赵峰任副山长。
刘青青忙得焦头烂耳,表面上没她的事,其实这些全是她策划出来的。
两个宅子已经装修好,村长满面春风来喊她去参观,哪里还需要改动。
她丢下手里的笔,叫上阿娘和阿爹一起,毕竟,那是他们以后上班的地方呢!
先到了许宅,院子大门换了额扁,更名为清水沟女学部幼学部。
进门后两大间大窗的屋子,白墙石片瓦,焕然一新。
里头摆放着整齐的木桌木椅,上首靠墙设了讲台,准备了石膏块,墙上安装了一块大木板,刷了黑漆,白色的石膏在黑板上可以留下清晰的字迹。
每个桌子上都有同款小黑板,可以写字。
是的,他们学堂的学子不用纸笔,用小黑板和石膏。
镇上的夫子是写在纸上再挂在讲台,他们这个比那个便宜又直观。
院墙加高,只要把门从里头一锁,最强的壮汉都爬不进去,院子里全是野草坪,摔一跤一点也不疼,学子们的安全不用担心。
后院墙角茅房分男女。
旁边两间耳房一间是值房,他们几人就在这里备课办公。
另一间茶水房,孩子们可以到这里喝水。
刘青青满意的看了一遍,在值房备课的赵峰看见她,眼前一亮立马围了上来,“青青阿,我有了些新想法,你听和你说!”
“我把常用字按照笔画从少到多排好了,找家里弟弟妹妹实验,总是读了后面忘前面?”
现在的孩子启蒙都是三字经,刘青青抱怨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应该从简到难,从常见入手。
赵峰很感兴趣,决定要编一套启蒙教材出来。总是逮着她不停地讨论。
刘青青被他说怕了,随意丢了一句:“注音哪!”
“设计一套符号把所有音注一遍,孩子们以后自己就会读,就可以自己复习啦!”
趁他发愣,脚底抹油跑了!
她得去巡查到手的新稻田,阿云说里头有鸟偷吃稻谷。